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斩画工

斩画工

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:“元帝(汉元帝刘奭)后宫既多,不得常见,乃使画工图形,案图召幸之。诸宫人皆赂画工,多者十万,少者亦不减五万。独王嫱不肯,遂不得见。匈奴入朝,求美人为阏氏(音yān zhī,汉时匈奴单于之妻的称号)。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。及去召见,貌为后宫第一,善应对,举止闲雅。帝悔之,而名籍已定,帝重信于外国,故不复更人。乃穷案其事,画工皆弃市(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,并将尸体暴露街头,称为弃市),籍(籍录,登记)其家资,皆巨万。画工有杜陵毛延寿,为人形醜好老少,必得其真。安陵陈敞、新丰刘白、龚宽,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,人形好醜,不逮延寿。下杜阳望亦善画,尤善布色;樊育亦善布色,同日弃市。京师画工,于是差稀。”

汉元帝按画图召幸美人。王嫱因不赂画工而不得见后王嫱远嫁匈奴,元帝始见王嫱貌美,气恨之下,遂斩画工。

后世诗词曲文中,用“斩画工”专以咏叹王昭君事。

元.马致远《破幽梦孤雁汉宫秋》杂剧第四折〔驾云〕“既如此,便将毛延寿斩首,祭献明妃。着光禄寺大排筵席,犒赏来使回去。”〔诗云〕“叶落深宫雁叫时,梦回孤枕夜相思,虽然青塚人何在,还为娥眉斩画师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豫让吞炭

    源见“漆身吞炭”。指义士壮举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豫让吞炭, 鉏麑触槐。”

  • 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

    若:如,及。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,怎么能赶上别人呢?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耻之于人大矣,……不耻不若人,何若人有?’”明.李贽《焚书.书答.寄答耿大中丞》:“所谓耻其言而过其行者非耶?

  • 迟迟去鲁

    同“去鲁迟迟”。宋吴儆《减字木兰花.朱子渊见和次韵为谢》词:“禄仰晨昏,同是迟迟去鲁人。”

  • 覆蕉争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喻指对名利地位的你争我夺。沈砺《回梦》诗:“拥絮闻鸡犹起舞,覆蕉争鹿一沈吟。”

  • 眼如岩电

    同“眼如电”。宋陆游《稽山农》诗:“眼如岩电不看人,腹似鸱夷惟贮酒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裴令公目王安丰,眼烂烂如岩下电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七引《竹林七贤论》曰:“王戎眸子洞彻,视日而眼明不

  • 旗鼓伤心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臧洪传》“袁绍令洪邑人陈琳书与洪,洪答曰:‘望主人之旗鼓,感故友之周旋。’”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见故国之旗鼓,感平生於畴日,抚絃登阵,岂不怆恨。”旗鼓本指大将之用具,号令全军之用。后

  • 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

    元.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徒凭的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”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这句话的中心是强调人材难得,千军万马的募集并不困难,难的是杰出的将领不易得到。后以此为咏叹人材难得之语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

  • 歌壶缺

    同“唾壶击缺”。宋侯寘《点绛唇.约莫香来》词:“歌壶缺。又还吹彻,笛里关山月。”

  • 吹布毛

    宋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四《杭州鸟窠道林禅师》:“有侍者会通,忽一日欲辞去。师问曰:‘汝今何往?’对曰:‘……今往诸方学佛法去。’师曰:‘若是佛法,吾此间亦有少许。’(会)曰:‘如何是和尚佛法?’师于

  • 觉非

    源见“陶令归去来”。表示对往昔的作为或遭遇的悔悟。唐刘商《春日患病》诗:“今日方知命,前身自觉非。不能忧岁计,无限故山薇。”宋苏轼《华山寄子由》诗:“三年无日不思归,梦里还家旋觉非。”【词语觉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