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侯轼闾

文侯轼闾

轼(shì试):古代车厢前用做扶手之横木。 闾(lú驴):里巷大门。 此典指战国时魏国建立者魏文侯在贤人段干木住所里巷门前,手扶车前横木,表示敬意。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。段干木,战国初魏国学者,求学于子夏(孔子学生),不图势利,魏文侯给以官职爵禄,他辞让不受,魏文侯对段干木更以优礼相待。当初,魏文侯曾经向子夏学习经书,以客礼接待段干木,凡经过他住的里巷大门,总是手扶车厢前横木,表示敬意。此典又作“接士轼闾”、“式闾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4《魏世家》1839页:“文侯受子夏经艺,客段干木,过其闾,未尝不轼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上郭赞府启》:“加以延宾置驿,接士轼庐。” 唐·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》:“式闾真道在,拥篲信谦光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:“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。其仆曰:‘君胡为轼?’曰:‘此非段干木之闾欤? 段干木盖贤者也,吾安敢不轼?’”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文侯受子夏经艺,客段干木,过其闾,未尝不轼也。”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段干木本是晋人,后居于魏国,少时贫贱而操守高尚,魏文侯每次乘车经过段干木的住所前就手扶车前横木,表示敬意。随从问:“君为什么扶着横木?”魏文侯回答:“这不是段干木的住所吗?段干木是位贤者,我怎么敢不扶木致意呢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尊重敬仰仁人贤士。

【典形】 接士轼庐、式闾。

【示例】

〔接士轼庐〕 唐·骆宾王《上郭赞府启》:“加以延宾置驿,接士轼庐。”

〔式闾〕 唐·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》:“式闾真道在,拥篲信谦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食箪浆壶

    同“箪食壶浆”。明王逢《张武略》诗:“黄金璅甲镇三徼,食箪浆壶骈父母。”并列 箪,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。用箪盛饭,用壶盛水,进行犒劳。语本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”明·王逢《张武略》:

  • 鸠僭鹊巢

    同“鸠居鹊巢”。《醒世恒言.张孝基陈留认舅》:“若是小婿承受,外人必有逐子爱婿之谤。鸠僭鹊巢,小婿亦被人谈论。”见“鸠居鹊巢”。《醒世恒言》卷17:“若是小婿承受,外人必有逐子爱婿之谤。~,小婿亦被人

  • 鼎盛春秋

    见“春秋鼎盛”。

  • 四海之内皆兄弟

    《论语.颜渊》:“司马牛忧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。”子夏曰:“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。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——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叹道:“别人

  • 羲皇上

    同“羲皇上人”。宋袁去华《六州歌头.渊明祠》词:“北窗下,羲皇上,古人期。”

  • 握沐吐飧

    同“吐哺握发”。《新唐书.张玄素传》:“周公资圣人,而握沐吐飧,下白屋,况下周公之人哉!”【词语握沐吐飧】   汉语大词典:握沐吐飧

  • 一家之论

    见“一家之言”。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论易书》:“排斥众说,以中~,而通往之路狭矣。”【词语一家之论】  成语:一家之论汉语大词典:一家之论

  • 槐阴蚁梦

    同“槐安梦”。叶玉森《玉树后庭花》词:“槐阴蚁梦方酣斗,乱莺啼昼。”

  • 观国之光

    光:指国家大治而呈现的光辉景象。 原谓观察国家的盛德光辉。 后泛指参观考察一国的政教风俗等。语出《易.观》:“六四,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三二引秦嘉妻徐淑《答书》:“策名王府,观国

  • 题襟友

    源见“汉上题襟”。指诗友。清钱谦益《和东坡西台诗韵》之二:“肝肠迸裂题襟友,血泪模糊织锦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