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一目十行”。元方回《癸巳元日年六十七》诗:“百岁三分新过二,十行一目旧无双。”
同“楚猴”。宋苏轼《代书答梁先》诗:“强名太守古徐州,忘归不如楚沐猴。”
同“终军弃?”。康有为《除夕答从兄沛然秀才时将入京上书》诗:“素衣深恐缁尘染,岂敢投?入帝京。”
同“敦悦”。《后汉书.王龚传》:“王公束修厉节,敦乐蓺文。”【词语敦乐】 汉语大词典:敦乐
《尹文子.大道》:“魏田父有耕于野者,得宝玉径尺,……盗之以献魏王,魏王召玉工相之。玉工望之,再拜而立,工敢贺曰:‘王得此天下之宝,臣未尝见。’王问价,玉工曰:‘此玉无价以当之。’”后以“无价宝”称没
源见“杖头钱”。指沽酒钱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阮宣杖头,毕卓瓮下。”
同“郢匠”。宋黄庭坚《题王黄州墨迹后》诗:“世有斫泥手,或不待郢工。”【词语郢工】 汉语大词典:郢工
《礼记.大学》:“是故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”原谓开发财源有办法。后也指敛钱发财很有办法。元.钱霖《哨遍》套曲:“干生受,生财有道,受用无由。”主谓 原指开发
《晋阳秋.穆帝》(原晋孙盛撰,以下录自清人汤球辑本):“罗友,字它仁,襄阳人。……始仕荆州,后在温府(晋.桓温府),以家贫乞禄,温虽以才学遇之,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,许而不用。后同府人有得郡者(当郡守)
源见“乘槎”。指奉使远行之人。亦用以称美人的潇洒风度。宋 苏泂《摸鱼儿.忆刘改之》词:“任槎上张骞,山中李广,商略尽风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