砥柱,亦作底柱,山名,屹立在三门峡附近的黄河中流。故常用中流砥柱以比喻能担当重任、支撑危局的个人或集团。齐景公有三个勇士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,都有勇无谋,不懂礼仪。晏子设计使景公馈之二桃,让他们以次
见〔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〕。主谓 要出游,须告知去处。语出《论语·里仁》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续编》:“母王夫人勉之曰:‘志在四方,男儿事也。即语称~,不过稽远近
《论语.泰伯》:“禹,吾无间然矣!菲饮食,而致孝乎鬼神;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宫室,而尽力乎沟洫。”谓使宫室简陋,饮食菲薄。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。晋陆机《辩亡论下》:“卑宫菲食,以丰功臣之
此典指张耳、陈馀由断颈无悔的刎颈之交到互相攻杀。后以此典比喻势利之交,不能善始善终。张耳(?——前202年),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战国末为魏国外黄(今河南民权西北)令。秦末与陈馀同从武臣北定赵地。武
《诗经.小雅.小弁》:“君子无易由言,耳属于垣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由,用也。王无轻用谗人之言,人将有属耳于壁而听之者,知王有所受之,知王心不正也。”《小弁》序说,此诗是太子的老师宜臼所作,用以刺周幽王
《楚辞.九歌.少司命》:“满堂兮美人,忽独与余兮目成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万民众多,美人并会,盈满于堂,而司命独与我睨而相视,成为亲亲也。”目成,指美人满堂,少司命(司主儿童命运之神)不垂青眼于他人,
嚼食毡毛充饥,是汉代苏武故事。《汉书.苏武传》:“单于愈益欲降之,乃幽武置大窖中,绝不饮食。天雨雪,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,数日不死,匈奴以为神。”旃:通“毡”,旃毛即毡毛。单于:匈奴的君主。
源见“卧游”。指欣赏壁上所绘山水画。清宋琬《寿韦子寅封翁》诗:“卧游壁上《天台赋》,笑傲花间《梁甫吟》。”
源见“共工触柱”。指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。唐黄滔《触结为河岳赋》:“共触愚移,倾缺其天枢地轴。”【词语共触】 汉语大词典:共触
源见“五噫歌”。借指慨叹国事。元戴表元《次韵答朱侯招游海山》:“请休接舆歌,且急梁鸿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