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投梭

投梭

世说新语.赏誉》“谢公道豫章(谢鲲字幼舆,因曾为豫章太守故称)若遇七贤(三国魏末阮籍、嵇康、山涛、向秀、阮咸、王戎、刘伶相与友好,常宴集于竹林之内,时人号为“竹林七贤”。见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),必自把臂入林”下注引《江左名士传》:

“鲲通简有高识,不修威仪,好迹逸而心整,形浊而言清,居身若秽,动不累高。邻家有女,尝往挑之。女方织,以梭投折其两齿。既归,傲然长啸曰:‘犹不废我啸歌。’其不事形骸如此。”

晋书.谢鲲传》:“(鲲)邻家高氏女有美色,鲲尝挑之,女投梭,折其两齿。时人为之语曰:‘任达(任性放纵)不已,幼舆折齿。’鲲闻之,傲然长啸曰:‘犹不废我啸歌。’”

晋人谢鲲放纵情性,风格不高,一次他挑逗邻家女子,女子投梭,打掉他两颗门齿。后因以“投梭”比喻女子贞洁自守拒绝男子的挑诱。唐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(引自《太平广记》卷四八八。)

关于折齿,早见于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邹阳狱中上书:“范睢摺胁折齿于魏,卒为应侯。”故“折齿”又常喻指遭受挫折。


梭 ( suō) ,旧时妇女织布用的一种木制工具,两头尖,中间空、大,约半尺长。中间纡 ( yū) 子上穿纬线,在经线中左右梭动以织成布。

投梭”,指的是将梭子投出去,但它有个比喻意义: 表示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或调戏、骚扰。它源于 《晋书·谢鲲传》的故事。

晋代有个文人谢鲲,有点文人的气质与风度,他倾慕邻家高氏之女的美色,有天见邻家女子独自在织布,便上前进行调笑。谁知邻女不但漂亮、能干,而且知情达理,很有教养。见谢鲲那样轻薄无理,便拿起梭子忿而朝谢鲲投去,谢鲲躲闪不及,门牙被打落了两颗。谢鲲满面羞惭,慌忙掩面而逃了。此事慢慢传开了,人们便以 “投梭”比喻女子的坚贞、对男子骚扰的抗拒。

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”( 元稹 《莺莺传》) ,此处“投梭”即此含义。


【词语投梭】   汉语词典:投梭

猜你喜欢

  • 践祚

    同“践阼”。《史记.太史公自序》:“汉初既兴,继嗣不明,迎王践祚,天下归心。”唐柳宗元《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是岁,嗣天子践祚而理。”【词语践祚】   汉语大词典:践祚

  • 绣衣持节

    源见“绣衣持斧”。指皇帝特派的官员出使外国。宋刘一止《望明河.赠路侍郎使高丽》词:“万里勤劳,也等是壮年,绣衣持节。”

  • 鹏力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形容强力。唐骆宾王《姚州道破贼露布》:“举鹏力以扬威,耀犀渠而贾勇。”【词语鹏力】   汉语大词典:鹏力

  • 青蒲直臣

    源见“伏青蒲”。指强谏之臣。清 丘逢甲《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》诗:“红莲幕客苍梧守,未许青蒲作直臣。”

  • 奔月成仙

    同“奔月”。唐包何《同阎伯均宿道观有述》诗:“纵令奔月成仙去,且作行云入梦来。”

  • 罍满惭罄瓶

    源见“瓶竭罍耻”。谓以不能礼贤尽职而心怀愧疚。唐韩愈《答张彻》诗:“苹甘谢鸣鹿,罍满惭罄瓶。”此是作者自谦。

  • 花邑观风

    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指出任县令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刑逼成招》:“下官荆湖道 郧县县令周文是也……牛刀试政,花邑观风。”

  • 禄在其中

    俸禄就在这里面。 表示衣食不虞匮乏,有了着落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学也,禄在其中矣。”晋.葛洪《抱朴子.遐览》:“苦意极思,攻微索隐,竟不能禄在其中,免此垄亩。”《梁书.武帝纪中》:“天监八年五

  • 赝鼎

    《韩非子.说林下》:“齐伐鲁,索谗鼎,鲁以其雁(赝)往,齐人曰:‘雁也。’鲁人曰:‘真也。’”后以“赝鼎”泛指仿造或伪托之物。明袁中道《袁中郎先生全集》序:“及其后也,剽窃雷同,如赝鼎伪觚,徒取形似,

  • 郤縠

    《国语.晋语四》:“文公问元帅于赵衰,对曰:‘郤縠可,行年五十矣,守学弥惇。夫先王之法志,德义之府也,夫德义,生民之本也。能惇笃者,不忘百姓也。请使郤縠。’公从之。”“乃大蒐于被庐,作三军。使郤縠将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