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

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

蹈:顿足。 双手舞起来,双脚跳起来。 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情状。语出《文选.卜商〈诗序〉》:“情动于中而形之于言。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;嗟叹之不足,故永歌之;永歌之不足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。”唐.卢肇《海潮赋》:“既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乃避席而称诗为贺。”宋.朱熹《近思录》卷一:“天地万物之理,无独必有对,皆自然而然,非有安排也。每中夜以思,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”《金瓶梅》八回:“落后众和尚到齐了,吹打起法事来,一个传一个,都知道妇人有汉子在屋里,不觉都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”《西湖二集.巧书生金銮失对》:“甄龙友搔着痒处,不觉倾心吐胆,出经入史,词源滚滚,直说得宇文价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”林语堂《论读书》:“程子谓《论语》读者有此等人与彼等人,有读了全然无事者,亦有读了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者。”


【词语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】  成语: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

猜你喜欢

  • 碧汉填河

    源见“乌鹊填桥”。指七夕喜鹊在银河填桥。闽徐夤《鹊》诗:“香闺报喜行人至,碧汉填河织女回。”

  • 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

    芝、兰:俱香草名。芝,通“芷”。 好像进入种有芝兰的房间,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芳香了。 比喻人受良好环境影响而逐渐与之同化。语出汉.刘向《说苑.杂言》:“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。”《孔

  • 李郭同船

    同“李郭同舟”。宋 吕渭老《水调歌头.陈性孺不相见十年》词:“闻道山阴回棹,相去都无百里,李 郭可同船。”见“李郭同舟”。【词语李郭同船】  成语:李郭同船汉语大词典:李郭同船

  • 马当风

    源见“风送滕王阁”。喻时至运来。清王摅《阻风写闷》诗:“子安三寸弄柔翰,马当风送扁舟前。滕王阁上惊四座,于我亦是殊天渊。”

  • 挂鱼

    同“羊续悬鱼”。清赵翼《镇安土风》诗:“挂鱼官阁肃,罗雀讼庭幽。”

  • 郑卫桑间

    桑间在卫国濮水上。郑卫、桑间:指春秋战国时产生在郑国、卫国的民间音乐,儒家认为是淫声。《礼记.乐记》:“郑、卫之音,乱世之音也,比于慢矣!桑间、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。”秦代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郑、卫、

  • 五里雾

    《后汉书.张霸传》附张楷传:“(楷)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”后汉张楷字公超,隐居弘农,学者随之,所居成市。好道术,能为五里雾。后华山南有公超雾市(查阅后汉书、解释之)。旧以此用为神仙法术,或堕入迷惘之

  • 弹冠之友

    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称借其援引可以出仕的好友。晋葛洪《〈抱朴子〉自叙》:“内无金 张之援,外乏弹冠之友。”

  • 西门豹治邺

    此典指西门豹治理邺(yè业,今河南安阳北)县,破除迷信,兴修水利。后以此典比喻地方官革除陋习,兴修水利。西门豹,复姓西门,名豹。战国魏国文侯时,任邺县令,以廉洁著称。当时,漳河水患泛滥成灾。地方官吏三

  • 颂石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立石,与鲁诸儒生议,刻石颂秦德。”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“颂石”。唐杨炎《河西节度使杜公碑》:“以炎耳目馨香,记之篆刻……徘徊颂石,永代作好。”【词语颂石】   汉语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