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我见犹怜

我见犹怜

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桓宣武(桓温)平蜀,以李势妹为妾,甚有宠,常著斋后。主(据《续晋阳秋》说,温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)始不知。既闻,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,正值李梳头,发委藉地,肤色玉曜,不为动容,徐曰:‘国破家亡,无心至此,今日若能见杀,乃是本怀。’主惭而退。”下又注引南朝宋虞通之《妒记》曰:“温平蜀,以李势女为妾。郡主凶妒,不即知之。后知,乃拔刀往李所,因欲斫之。见李在窗梳头,姿容端丽,徐徐结发,敛手向主,神色娴正,辞甚悽惋。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:‘阿子,我见汝亦怜,何况老奴。’遂善之。”此事又见《六帖》卷十七引《妒记》。

李势之女淑美能言,几句话便感动了南康长公主,使她消除了妒忌之心,使嫡庶相善。后形容女子姿容美丽,举止楚楚动人为“我见犹怜”,本此。这个典故虽无一般的词语意义,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可以被借用,以形容女子美妙动人。唐.罗虬《比红儿诗》:“髻绾浓云立曙轩,我来犹爱不成冤。当时若见红儿貌,未必相看有此言。”(《香艳丛书》第三集)《聊斋志异.香莲》:“莲曰:‘窈娜如此,妾见犹怜,何况男子?’”

鲁迅《准风月谈.登龙术拾遗》:“但其为文人也,又必须是唯美派,试看王尔德遗照,盘花钮扣,镶牙手杖,何等漂亮,人见犹怜。而况令阃(令阃,即“尊夫人”之意。古时妇女居住的内室也称为阃,故后多用作妇女的代称)。”鲁迅先生在此用这个典故,是对“唯美派”的讽刺挖苦。


主谓 犹,尚;怜,爱。我见了,尚且觉得可爱。多指女子姿态动人,惹人喜爱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桓武帝平蜀……主惭而退。”刘孝标注引《妒记》:“温平蜀,以李势女为妾。郡主(桓温妻)凶妒,不即知之。后知,乃拔刀往李所,因欲斫之,见李在窗梳头,姿貌端丽,徐徐结发,敛手向主,神色闲正,辞甚凄惋,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:‘阿子,我见犹怜,何况老奴!’遂善之。”《聊斋志异·巧娘》:“妪拜致主命。见三娘,惊曰:‘此即吾家小主妇耶? ~,何怪公子魂思而梦绕之。’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女子姿态美丽。→婀娜多姿 绰约多姿 ↔丑态百出 穷形怪相


【词语我见犹怜】  成语:我见犹怜汉语词典:我见犹怜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魄

    源见“玉兔”。指月亮。《参同契》卷上:“蟾蜍与兔魄,日月无双明。”明刘基《怨王孙》词:“兔魄又满,天长雁短。”【词语兔魄】   汉语大词典:兔魄

  • 颔下之珠

    骊龙颔( ㄏㄢˋ hàn 汉)下之珠。非常不易得到。因用以比喻难得之宝。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庄子曰:河上有家贫,恃纬萧而食者,其子没于渊,得千金之珠,其父谓其子曰:取石来锻之。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

  • 李靖行雨

    源见“马鬣一滴”。形容下雨。元冯子振《鹦鹉曲.黄阁清风》:“汉萧何昴宿分英,李靖唐时行雨。”【典源】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》卷四:“卫国公李靖,微时尝射猎霍山中,寓食山村。……俄而阴暗迷路,茫然不知所归

  • 不可须臾离

    须臾:片刻。 片刻也不能离开。 形容迫切需要。语出《礼记.中庸》: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者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《旧唐书.礼仪志一》:“是知礼者,品汇之璿衡,人伦之绳墨,失之者辱,得之者荣,造物已还。不

  • 面命

    源见“耳提面命”。谓当面告语,亲自教诲。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七:“定国大惊曰:‘都未尝面命,何由便尔?此必有异。’”【词语面命】   汉语大词典:面命

  • 生公说法

    源见“生公点石头”。借指高僧说法。清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!”见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。清·俞樾《金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~之地乎?”【典

  • 董脐昏燎

    源见“燃脐”。表示巨奸伏法,下场可耻。《晋书.明帝纪赞》:“莽首晨悬,董脐昏燎。”

  • 门第乌衣

    源见“乌衣门第”。指门第高贵。清 丘逢甲《次易实甫观察即席韵》:“门第乌衣笑王 谢,文章蝉噪薄梁 陈。”

  • 雌雄风

    《文选》卷十三战国楚.宋玉《风赋》:“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,宋玉、景差侍。有风飒然而至。王乃披(敝开)襟而当之(受风吹拂),曰:‘快哉此风!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?’宋玉对曰:‘此独大王之风耳。庶人安得而共

  • 鹤鸣之士

    《易.中孚》卷三:“鹤鸣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鹤在幽暗处鸣叫,幼鹤也跟着和鸣;我有好酒,和你一起分享。意在赞扬美好的友情。后人截取其义,称享有盛誉而又有德行的人为鹤鸣之士。南朝.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