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.大学》:“小人之使为国家,灾害并至;虽有善者,亦无如之何矣。”“无如之何”意犹无可奈何,指一筹莫展,毫无办法可想。明.冯梦龙、清.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十八回:“楚势甚盛,若不乞降,早晚打破
晋王嘉《拾遗记.周灵王》:“夫子未生时,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……徵在贤明,知为神异,乃以绣绂系麟角,信宿而麟去。”后因以“麟绂”指祥瑞。明吕坤《答孙立亭论格物第四书》:“熊梦有征,麟绂失系,因喜成悲,
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载:汉武帝建元年间,司马相如建言西南夷邛、筰等地可置郡县。“天子以为然,乃拜相如为中郎将,建节往使……至蜀,蜀太守以下郊迎,县令负弩矢先驱。”负弩,谓背负弓箭开道。后因以指迎接贵
《诗.郑风.野有蔓草》:“野有蔓草,零露瀼瀼。”后以“零瀼”指露重。元 范居中《金殿喜重重.秋思》套曲:“恨程途渺茫,更风波零瀼。”【词语零瀼】 汉语大词典:零瀼
同“附凤攀龙”。《资治通鉴.后周世宗显德三年》:“臣绍袭先业,奄有江表,顾以瞻乌未定,附风何从!”【词语附凤】 汉语大词典:附凤
源见“牛郎织女”。指神话中的织女。唐曹邺《古相送》诗:“心如七夕女,生死难再匹。”
同“题凤侣”。唐钱起《过张成侍御宅》诗:“丞相幕中题凤人,文章心事本相亲。”
源见“春秋笔法”。指褒贬。《聊斋志异.郭生》:“王(王生)谛玩之,其所涂留,似有春秋。”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崔秀才》:“胸中自有泾渭,皮里自具春秋。”【词语春秋】 汉语大词典:春秋
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曰:‘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’”孔子说:“三军的主帅是能用武力劫夺的,但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用强力改变。后因以喻意志和信念坚强不可改变。《后汉书.儒林列传.杨伦传》:“有留死
源见“攘鸡”。比喻容忍错误,借口逐步改正。宋朱熹《答蔡季通书》:“不若从此痛自断绝……不必更为月攘之计,以俟来年。”梁启超《新民说》十八节:“谓兹小节耳,操之何太急。谓是戒将来,今且月攘一。”【词语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