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破浪乘风”。明文德翼《池口阻风》诗:“颓年自笑沧洲客,破浪那能万里期。”郭沫若《北上纪行》诗之二:“破浪人三十,乘风路八千。”【词语破浪】 汉语大词典:破浪
《汉书.贡禹传》:“元帝初即位,征禹为谏大夫,数虚己问以政事……迁禹为光禄大夫。顷之,禹上书曰:‘臣禹年老贫穷,家訾不满万钱,妻子糠豆不赡,短褐不完。有田百三十亩,陛下过意征臣,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。’
《北齐书.苏琼传》:“苏琼,字珍之,武强人也。……郡民赵颍,曾为乐陵太守,八十致仕归,五月初,得新瓜一双,自送来,颍恃年老,苦请,遂便为留,乃致于听事梁上,竟不剖。人遂竟贡新果,至门间,知琼瓜犹在,相
源见“祖鞭先著”。指抢先,占先。《孽海花》十八回:“我国若不先自下手,自办银行,自筑铁路,必被外人先我著鞭,倒是心腹大患哩。”
同“鲤书”。南朝 陈王瑳《长相思》诗:“雁封归飞断,鲤素还流绝。”【词语鲤素】 汉语大词典:鲤素
源见“成都卖卜”。指严君平。因在成都卖卜,故称。唐张九龄《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》诗:“蜀严化已久,沉冥空所思。”【词语蜀严】 汉语大词典:蜀严
源见“金谷堕楼人”。借指多才艺的美人。宋杨无咎《解蹀躞.吕倩倩吹笛》词:“金谷楼中人在,两点眉颦绿。”
宋代悟明《联灯会要.继成禅师》:“颠倒一生,永无休歇,直须回光返照,亲近明师。”佛教语原意,为返顾自己的本分。后来以人在临死前短暂的精神兴奋或脸色略为好转称为“回光返照”。见“回光反照”。朱自清《经典
《论语.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(悦)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不亦乐乎,原意是说“这不是一桩乐事吗。”后常用以表达事情发展到极致的一种诙谐语气。明.无名氏
与“困兽犹斗”的意思相近。《史记.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:‘禽困覆车。’”裴骃《集解》:“譬禽兽得困急,犹能抵触倾覆人车。”连动 禽兽在困急之中也能触覆车辆。比喻逼人太甚,会招来反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