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大夫松”。宋晁补之《谒岱祠即事》诗:“松列大夫爵,骡识将军坟。”
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比喻失宠见弃。唐李嘉祐《古兴》诗:“莫道君恩长不休,婕妤团扇苦悲秋。”
荡荡:宽广貌。 不要偏私,不要结党,王道是广阔的。 旧时谀称帝王之道,公平正直。语出《书.洪范》:“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”《汉书.王莽传上》:“元始元年正月诏曰:‘无偏无党,王道荡荡。属有亲者,义
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指琴。喻遭毁弃的良材。唐顾非熊《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》诗:“惟君知我苦,何异爨桐鸣。”【词语爨桐】 汉语大词典:爨桐
源见“屠龙技”。喻指艰巨而又没有什么价值的事业。清王鹏运《沁园春》词:“画虎文章,屠龙事业,凄绝商歌入破时。”
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会稽(今浙江省绍兴市)有佳山水,名士多居之,谢安未仕时亦居焉。……(羲之)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。”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,王羲之同谢安等同志之人在
《宋史.魏王廷美传》:“他日,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,普曰:‘太祖已误,陛下岂容再误邪?’”后谓屡犯错误为“一误再误”,亦谓不容许再犯错误为“一误岂容再误”。并列 屡犯错误,或屡次耽误。语本《宋史·
《左传.成公二年》:“齐侯见保者,曰:‘勉之,齐师败矣!’辟女子。女子曰:‘君免乎?’曰:‘免矣!’曰:‘锐司徒免乎?’曰:‘免矣!’曰:‘苟君与吾父免矣,可若何?’乃奔。齐侯以为有礼。既而问之,辟司
同“不憗遗”。唐颜真卿《康使君神道》:“天乎不憗,其恨若何!”
亦作“捉风捕影”、“捉风捕月”。同“捕风捉影”。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三回:“许人钱,如捉影捕风;骗人财,如探囊取物。”清 钮琇《觚剩续编.律例》:“自风雅之道衰,即愚若胡生,亦必捉风捕月,自诩五言之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