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得陇望蜀

得陇望蜀

原作“既平陇,复望蜀”,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,一步比一步胃口大。岑彭(?-36年),字君然,南阳棘阳(今河南南阳)人。东汉名将,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。建武初,封归德侯,行大将军事。八年(32年),与吴汉合兵围隗嚣于西城,四川公孙述遣将来救隗嚣。光武帝在致岑彭的信中说:“如果将隗嚣盘据的西城、上邽两处城池攻下,即可率兵南下攻打四川。人心总是不知足,我的愿望就是既要得到陇(甘肃),又要得到蜀(四川)。可每次发兵出征,我的头发就要花白一些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17第660页《岑彭传》:“(建武)八年,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,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。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,守上邽,帝留盖延、耿弇围之,而车驾东归。敕彭书曰:两城若下,便可将兵南击蜀虏。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。每一发兵,头须为白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48回:“香菱笑道:‘好姑娘,趁着这个功夫,你教给我做诗罢!’宝钗笑道:‘我说你得陇望蜀呢?我劝你且缓一缓。’”


连动 既得到陇地,又望着蜀地。比喻不知足。语本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光武敕岑彭书曰:‘两城若下,便可将兵南击蜀虏。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。’”《官场现形记》12回:“胡统领早存了个~的意思,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。”△贬义。用于贪心不足方面。→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↔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一枝自足。也作“获陇望蜀”。


解释陇:地名,指今甘肃省东部。蜀:地名,指今四川中西部地区。原指攻下陇地后又打算攻下蜀地。后比喻贪心不足。

处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两城若下,便可带兵南击蜀虏。人苦不知足,既平陇,复望蜀。每一发兵,头须为白。”

岑彭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平南大将军。建武八年(公元32年),岑彭带兵跟随刘秀攻打盘踞在陇西的隗嚣,攻克了陇西重镇天水,与吴汉一起把隗嚣围困在西城。公孙述派李育为将,带兵进驻上邽,以援救隗嚣。

这时颍川、河东两地发生了叛乱,京师骚动,刘秀留下盖延、耿弇(yǎn)围攻李育,自己急忙从上邽返回洛阳。刘秀返回时,在给岑彭的信中说:“西城、上邽两个城池如果攻下,便可以带兵乘胜向南攻打蜀地。人心总是苦于不知道满足,我也有这样的毛病,一旦攻下了陇地,就又盼望攻下蜀地。每一次发兵,我的头发胡须就要多白一些。但若不这样,天下又怎能统一呢?”

岑彭堵塞谷水,打算用灌淹的办法攻克西城,不料水从地下流走,没有成功。不久隗嚣的手下行巡,周宗带领救兵来到,而汉军粮尽,只能领兵退还。等到颍川等地的叛乱平息后,隗嚣也随即病死,他的儿子隗纯继位,一年后投降,陇地即告平定。

岑彭在平定蜀地时一路势如破竹。建武十一年,岑彭率军攻至距离成都只有几十里时遭刺客暗杀。建武十二年,大司马吴汉继续进兵成都,才最终平定了蜀地。

近义得寸进尺

反义心满意足

例句

我很希望兄有空,再画几幅,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。


【词语得陇望蜀】  成语:得陇望蜀汉语词典:得陇望蜀

猜你喜欢

  • 羽括

    《孔子家语.子路初见》:“括而羽之,镞而砺之,其入之不亦深乎!”括,箭的末端。后因以“羽括”比喻锻炼,磨砺。《资治通鉴.周威烈王二十三年》:“云梦之竹,天下之劲也!然而不矫揉,不羽括,则不能以入坚。”

  • 每况愈下

    原作“每下愈况”,比喻越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,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。后用作“每况愈下”,义亦转变,表示情况越来越坏的意思。东郭子与庄子互相对话揭示道无处不在、广大无边而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之中的道理。东郭子

  • 苏耽井

    北魏.郦道元《水经注.耒水》引《桂阳列仙传》云:“(苏)耽,郴县人,少孤,养母至孝,言语虚无,时人谓之痴……即面辞母云:‘受性应仙,当违供养。’涕泗又说:‘年将大疫,死者略半,穿一井饮水,可得无恙。’

  • 虞童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虞翻传》:“虞翻字仲翔,会稽余姚人也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翻少好学,有高气。年十二,客有侯者兄者,不过翻,翻追与书曰:‘仆闻虎魄不取腐芥,磁石不受曲针,过而不存,不亦宜乎!

  • 针神

    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(卷七):“夜来(原名薛灵云)妙于针工,虽处于深帷之内,不用灯烛之光,裁制立成。非夜来缝制,帝则不服。宫中号为针神也。”三国魏文帝曹丕宠幸的美人薛灵云擅长针线活,被称为针神。后因用为

  • 秦王痔

    同“秦痔”。宋刘筠《属疾》诗:“暂因秦王痔,无疑广客蛇。”

  • 踊贵

    504 ① 物价上涨。《后汉书.曹褒传》:“时春夏大旱,粮谷踊贵。”踊:上涨。【词语踊贵】   汉语大词典:踊贵

  • 白柰簪

    源见“簪白柰”。指皇后逝世。清黄遵宪《乌之珠歌》:“六宫共抱苍梧痛,万国还惊白柰簪。”

  • 元龙湖海气

    同“元龙豪气”。宋刘克庄《满江红.送王实之》词:“落落元龙湖海气,琅琅董相天人策。”

  • 餐霞漱瀣

    《楚辞.远游》:“餐六气而饮沆瀣兮,漱正阳而含朝霞。”王逸注:“凌阳子明经言:春食朝霞。朝霞者,日始欲出赤黄气也。秋食沦阴。沦阴者,日暮以后赤黄气也。冬饮沆瀣。沆瀣者,北方夜半气也。夏食正阳。正阳者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