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张京兆

张京兆

张敞字子高,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。先后任豫州刺史、太中大夫、山阳太守、胶东相,后为京兆尹。汉宣帝时,京兆尹职数易人,均不称职。当时长安社会治安很不安定,盗窃案件屡屡发生,商人们都很忧虑。宣帝询问新京兆尹张敞如何治理,张敞认为首都治安问题可以解决。在张敞积极治理下,长安捕贼的袍鼓声逐渐稀少下来,街市上杜绝了偷盗之事,皇帝加以褒奖。朝廷每商议重大事情,张敞就引古今事例,斟酌处理,使朝廷高官叹服,宣帝也多次采纳张敞的建议。张敞任京兆尹9年,被视为能吏。后常用作咏京兆尹的典故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76《张敞传》3221、3222页:“是时颍川太守黄霸以治行第一入守京兆尹。霸视事数月,不称,罢归颍川。于是制诏御史:‘其以胶东相敞守京兆尹。’……京师寝(jìn,浸,逐渐)废,长安市偷盗尤多,百贾(gǔ古,商人)苦之。上以问敞,敞以为可禁。……由是袍鼓稀鸣,市无偷盗,天子嘉之。”“敞为人敏疾,赏罚分明。……敞为京兆,朝廷每有大议,引古今,处便宜,公卿皆服,天子数从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》:“始见张京兆,宜居汉近臣。” 唐·韩翃《送深州吴司马归使幕》:“旧识张京兆,新随刘领军。” 唐·元稹《代曲江老人百韵》:“内史称张敞,苍生借寇恂。” 唐·李商隐《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……》:“处剧张京兆,通经戴侍中。”


【词语张京兆】   汉语词典:张京兆

猜你喜欢

  • 过桥抽板

    比喻达到目的后,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抛开。《孳海花》第三十一回: “只要你不过桥抽板,我马上去找他们,一定有个办法,明天来回复你。” 参见:○过河拆桥见“过河拆桥”。《孽海花》31回:“只要你不要~,我

  • 避面尹邢

    源见“尹邢避面”。泛指互相嫉妒而不见面的人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七回:“这等一个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着了,还不免弄成个避面尹 邢,怎的肯引他作同心管 鲍?”述宾 因嫉妒而避不相见。语本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汉武

  • 拔去一丁

    除掉眼中钉,喻除去有害之物。《新五代史.赵在礼传》:“在礼在宋州,人尤苦之;已而罢去,宋人喜而相谓曰:‘眼中拔钉,岂不乐哉!,”述宾 拔掉眼中钉。比喻除掉有害的东西。语本《五代史·赵在礼传》:“在礼在

  • 斥鷃

    源见“榆枋之见”。比喻识浅志小之人。斥,通“尺”。唐温庭筠《过孔北海墓二十韵》:“矜夸遭斥鷃,光彩困流萤。”宋叶適《送龚叔虎》诗:“去从孔鸾翔,勿受斥鷃呼。”【词语斥鷃】   汉语大词典:斥鷃

  • 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

    汉.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想要别人不知道,不如自己不去做。(多指做坏事)后因以“欲人勿知莫若勿为”用为干坏事就必然要暴露的典故。唐.房玄龄《晋书.苻坚载记上》

  • 袁安节

    同“袁安高卧”。唐贾岛《别徐明府》诗:“口尚袁安节,身无子贱名。”

  • 桓笛

    同“桓伊笛”。明吴廷翰《与大酉石上听泉》诗:“静夜疑桓笛,南风想舜弦。”【词语桓笛】   汉语大词典:桓笛

  • 杞天忧

    同“杞人忧天”。吕志伊《镇山楼远眺》诗:“怕向彩云深处望,西南半壁杞天忧。”【词语杞天忧】   汉语大词典:杞天忧

  • 兄弟阋于墙

    主谓 阋,争吵。墙,这里指家内,泛指内部。原指兄弟龃龉不和睦,发生纠纷。后比喻内部纷争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上海文艺之一瞥》:“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

  • 徯后

    同“徯后之望”。唐张嘉贞《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》:“徯后逢今圣,登台谢曩贤。”【词语徯后】   汉语大词典:徯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