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带减围

带减围

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(501-531年)字德施,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梁代文学家。梁武帝长子。天监元年(502年),立为太子,未即位而卒,谥(shì试,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)昭明。世称昭明太子。太子曾因母丧悲痛欲绝,饮食极少,急剧消瘦,腰围减削一半。后常用以形容身体消瘦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8《昭明太子传》167页:“(丁)贵嫔有疾,太子还永福省(官署名称),朝夕侍疾,衣不解带。及薨(hōng轰,古代诸侯王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),步从丧还宫,至殡(bìn鬓,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),水浆不入口,每哭辄恸绝。……虽屡奉敕(chì赤,帝王的诏书、命令)劝逼,日止一溢(yì义,古时的重量单位,一说合古代的20两,一说合古代的24两。也指容量单位,即一升的二十四分之一。《仪礼丧服》:“朝一溢米。”注:“为米一升二十四分之一”),不尝菜果之味。体素壮,腰带十围,至是减削过半。每入朝,士庶见者莫不下泣(qì器,眼泪)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伤秋》:“懒慢头时栉,艰难带减围。”


【词语带减围】   汉语词典:带减围

猜你喜欢

  • 悲和泣

    同“悲玉璞”。元马臻《述怀五十韵》:“献璞悲和泣,辞金忆震贤。”

  • 不吃烟火食

    亦作“不食人间烟火”。烟火食:熟食,世俗食物。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,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。或比喻与世俗不同,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。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凡俗。赵自

  • 随麋鹿

    源见“麋鹿群”。谓隐居避世。唐姚合《秋夕遣怀》诗:“只拟随麋鹿,悠悠过一生。”

  • 截耳

    明成祖时解缙、胡广同在文渊阁任职。一次二人一起侍成祖宴,成祖就对他们说:“你们俩是同乡、同学,又在一起作官。解缙有一个儿子,胡广可以把女儿嫁过去。”胡广说:“我的妻子刚有身孕,还不知是男是女。”成祖笑

  • 夸父杖

    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夸父逐日所持之杖。清赵翼《江楼野望》诗:“枉费狂奔夸父杖,大江自昔只东流。”

  • 筑台避债

    源见“逃债台”。谓设法逃避债务。清王夫之《广遣兴》诗之二:“周赧筑台深避债,鲁哀徙宅再忘妻。”

  • 遗民

    晋.陶潜《陶渊明集》卷二《和刘柴桑》元.李公焕注:“遗民尝作柴桑令。”晋人刘程之,曾任柴桑县令,自称“遗民”。后遂用为咏县令之典。唐.耿湋《送崔明府赴青城》诗:“当似遗民去,柴桑政自闲。”【词语遗民】

  • 灭没

    《列子.说符》:“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。”后以“灭没”形容马跑得极快。《淮南子.兵略训》:“剽疾轻悍,勇敢轻敌,疾若灭没,此善用轻出奇者也。”唐李白《天马歌》:“嘶青云,振绿发,兰筋权奇走灭

  • 灵蛇髻

    宋.佚名《采兰杂志》:“汉末,甄后既入魏宫,宫庭有一绿蛇,口中恒有赤珠若梧子,不伤人。后(甄后)每梳妆,蛇则盘结为髻形于前。后因效而为髻,每日不同,号为灵蛇髻。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甄皇后,梳妆时常有一口

  • 夺衣

    同“夺锦袍”。《剪灯馀话.琼奴传》:“〔耘云〕因呼二生至前,指壁间所挂‘惜花春起早’、‘爱月夜眠迟’、‘掏水月在手’、‘弄花香满衣’四画曰:‘二郎少摅妙思,试为咏之,中月、夺衣,在此一举。’”【词语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