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巫山云雨

巫山云雨

战国 楚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,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旦朝视之,如言,故为之立庙,号曰朝云。”后以“巫山云雨”指男女幽会、合欢,或写自然界雨云景色。唐李白《江上寄巴东故人》诗:“汉水波浪远,巫山云雨飞。”《白雪遗音.七香车.十二月》:“斜倚着门儿作了一个梦,梦里梦见郎回家,巫山云雨多有兴。”


偏正 喻指男女欢合。语本战国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为高唐客,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阴。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阳台之下。’”《说岳全传》35回:“十二~会,襄王今夜上阳台。”△多用于男女欢合方面。→巫山洛水 握雨携云。也作“巫山楚雨”、“云雨高唐”、“云雨巫山”。


【词语巫山云雨】  成语:巫山云雨汉语词典:巫山云雨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虚美,不隐善

    汉.班固《汉书.司马迁传赞》(卷六二):“自刘向、扬雄,博极群书,皆称迁有良史之材,服其善序事理,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。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善,故谓之实录。呜呼!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

  • 网目不疏

    比喻法令细密。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刘公干以失敬罹罪,文帝问曰:‘卿何以不谨于文宪?’桢答曰:‘臣诚庸短,亦由陛下网目不疏。’”【词语网目不疏】  成语:网目不疏汉语大词典:网目不疏

  • 据鞍求用

    源见“马援据鞍”。表示老当益壮,思建功业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.癸丑生日》词:“肯学痴人,据鞍求用,染髭藏老。”

  • 红羊劫

    源见“马羊劫”。指国难。清龚自珍《百字令.投袁大琴南》词:“无奈苍狗看云,红羊数劫,惘惘休提起。”张昭汉《隐居》诗:“怡情那管红羊劫,高卧闲听玄鹤喧。”【词语红羊劫】   汉语大词典:红羊劫

  • 云鸟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七年》:“昔者黄帝氏以云纪,故为云师而云名……我高祖少皞 挚之立也,凤鸟适至,故纪于鸟,为鸟师而鸟名。”后以“云鸟”指不同朝代。北周 武帝《大赦诏》:“云鸟殊世,文质异时。”【词语云鸟】

  • 七德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:“楚子曰:‘……夫武,禁暴、戢兵、保大、定功、安民、和众、丰财者也。”晋.杜预注:“此武七德。”春秋时,楚王曾提出武功有七个方面的作用,被称为武之“七德”。后因用为称颂武功之典。

  • 必也正名

    正名分是必须的。 表示凡事要正名分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子路曰:‘卫君待子而为政,子将奚先?’子曰:‘必也正名乎!’”南朝.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铭箴》:“铭者,名也。观器必也正名,审用贵乎盛德。”

  • 摇钱树

    参见:钱树子【词语摇钱树】  成语:摇钱树汉语大词典:摇钱树

  • 歌襦袴

    同“歌五袴”。宋刘辰翁《瑞鹤仙.寿翁丹山》词:“太平易作。听父老,歌襦袴。”宋 平江妓《贺新郎.送太守》:“怕宣郎、旌旗轻转,易歌襦袴。”

  • 庚癸之呼

    源见“呼庚癸”。谓请求接济粮食。唐柳宗元《安南都护张公志》:“储偫委积,师旅无庚癸之呼。”其他 原为军中乞粮的隐语,后泛指向人求援借贷。语本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……对曰: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