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居安思危

居安思危

意谓在和平安定之时,要时刻保持戒备,以防止各种祸患的发生。公元前564年,中原霸主晋悼公率领诸侯两度伐郑,迫使郑国背楚向晋。战争胜利后,晋悼公将郑国为求和而进献的许多礼物如乐师、乐器分出一半赐给大夫魏绛,以酬劳他帮助自己“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”,为建立霸业而立下的功勋。魏绛推辞不要并上书晋悼公说:“和戎狄修好,是国家的福气。八年之中,九次会合诸侯,是仰仗您的威灵和参予其事的各位大夫的功劳,我有什么贡献呢?不过我希望您既要安于目前的欢乐,又要作长远打算。《尚书》说:‘居安思危’。有这样的思想才能有准备,有了准备才能免于祸患。我不揣冒昧,谨以此言来规戒您。”晋悼公十分欣赏他的这些话,并坚持将金石之乐赐给了魏绛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,曰:‘子教寡人和诸戎狄,以正诸华,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如乐之和,无所不谐,请与子乐之。’辞曰:‘夫和戎狄,国之福也,八年之中,九合诸侯,诸侯无慝,君之灵也,二三子之劳也,臣何力之有焉?抑臣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。……《书》曰:居安思危。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敢以此规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:“人君当神器之重,居域中之大,不念居安思危,或奢以俭,斯由伐根以求木茂,塞源而欲流长也。”


连动 处在安宁环境中要随时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。语出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书曰:‘居安思危’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敢以此规。”艾冬《土地的心事》:“中国人的~,要想居而有安再有乐,必先早早做安排。”△常用以写人们在安定环境中应该多考虑防范可能会产生的危难。→安不忘危有备无患 ↔忘战必危 高枕无忧 高枕而卧 燕雀处堂。也作“处安思危”、“居安虑危”。


【词语居安思危】  成语:居安思危汉语词典:居安思危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茶密网

    汉.桓宽《盐铁论.刑德》:“昔秦法繁于秋荼,而网密于凝脂。”荼,茅、芦上的白花,至秋繁茂。凝脂看不到任何孔隙,极为细腻,用以形容网的细密。后用“秋荼密网”比喻刑法繁多而苛细。南朝齐.王融《永明九年策秀

  • 北海觞

    同“北海尊”。宋 倪偁《鹧鸪天.九日怀文伯》词:“怀人独下西州泪,对菊谁空北海觞?”

  • 秕糠

    秕谷和米皮。比喻琐碎之事或废弃之物。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是其尘垢秕糠,将犹陶铸尧、舜者也。”亦作“糠秕”。《颜氏家训.省事》:“守门诣阙,献书言计,率多空薄,高自矜夸,无经略之大体,咸糠秕之微事。十条

  • 君子可欺以其方

    形容偏信表面上合理的事,结果上当受骗,也比喻坏人利用他人的正直钻空子。为了说明这个道理,孟子举了一个故事。他说,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子产,子产叫管池沼的校人放它到池子里去喂养。校人把鱼煮着吃了,却向子

  • 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

    用一百万钱买住宅用一千万钱买邻居。 极言好邻居之可贵。语出《南史.吕僧珍传》:“僧珍问宅价。曰:‘一千一百万。’怪其贵。季雅曰:‘一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。’”宋.辛弃疾《新居上梁文》:“百万买宅,千万

  • 移山

    源见“愚公移山”。移动山岳。比喻不怕困难、坚持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岂冤禽之能塞海,非愚叟之可移山。”【词语移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移山

  • 杞人

    源见“杞人忧天”。指无端忧虑的人。清赵翼《静观》诗之三:“思穷忽大笑,此忧真杞人。”【词语杞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杞人

  • 扁舟兴尽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谓访友尽兴而归。宋张元幹《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》诗之一:“人踪鸟迹俱沉绝,独有扁舟兴尽归。”【词语扁舟兴尽】  成语:扁舟兴尽汉语大词典:扁舟兴尽

  • 随龙人

    源见“随龙”。指随太子即位而升迁的东宫僚佐。宋陈次升《奏弹内侍张琳等五状》:“今又闻琳先因干请,遂得内东门勾当,既非陛下潜邸官属,近又希冒陛下随龙人,特转一官,被恩骈蕃,非所当得。”

  • 张守挞虎

    参见:虎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