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对牛弹琴

对牛弹琴

牟融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后以“对牛弹琴”形容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。亦用为笑人说话不择对象。《五灯会元.惟简禅师》:“问:‘开口即失,闭口即丧,未审如何说?’师曰:‘舌头无骨。’僧曰:‘不会。’师曰:‘对牛弹琴。’”《何典》九回:“白蒙鬼不能做此官,行此礼,只知清风高调,对牛弹琴。”


偏正 讥笑听的人不懂得说的是什么。也讽刺说话不看对象。语本《庄子·齐物论》“非所明而明之”郭象注“是犹对牛鼓簧耳”。鲁迅《译文序跋集·出了象牙之塔后记》:“我以为这诚然也有理,但和中国现在的政客官僚们论此事,却是~。”※弹,不读dàn。△贬义。用于工作方法。→无的放矢 枉费心机 语不择人 问道于盲↔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有的放矢。 也作“对驴抚琴”、“对牛鼓簧”。


解释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

出处东汉·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《清角》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

牟融是东汉末年人,推崇佛法,撰写了《理惑论》(《牟子》)一书,采用问答式,引用《老子》《论语》《孝经》等书,回答了当时人对佛教提出的种种疑难问题。

当时有人问牟融:“你崇尚佛法,说佛经数量浩如烟海,都是锦绣文章,但为何回答我的问题时不用佛经,却引《诗》《书》,难道是为了把不同的东西合并成相同的东西吗?”牟融回答说:“口渴的人不一定非要到长江、大海去喝水,饥饿的人不一定非要到粮仓才能吃饱。规律呈现给有智慧的人,辩论讲给明白事理的人,书籍留传给能看明白的人,事情说明给有见解的人。我以为你了解《诗》《书》,所以才引用它们来加以说明。如果用佛经上的话,对你谈佛经‘无为之道’的要点,这就像对盲人述说五种色彩,对聋子演奏五种声律。师旷再巧,也不能弹奏没有琴弦的琴;皮衣再暖,也不能让死人的体温变热。公明仪给牛弹奏《清角》这样优美的乐曲,牛却照样低头吃草,并不是牛没听见,而是乐曲不合它的耳朵。假如换成蚊子、牛虻的声音,或者小牛犊孤独的叫声,它马上就调转尾巴,竖起耳朵,走来走去地听。因此,我用《诗》《书》来给你讲佛经的道理。”

近义白费口舌

反义对症下药

例句

和这些刽子手争吵,无异于对牛弹琴,徒然耗费精力。


【词语对牛弹琴】  成语:对牛弹琴汉语词典:对牛弹琴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徙教

    同“三迁之教”。汉曹操《善则行》:“既无三徙教,不闻过庭语。”【词语三徙教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徙教

  • 陆海

    同“陆海潘江”。前蜀贯休《赠抱麻刘舍人》诗:“双溪逢陆海,荆渚遇平津。”【词语陆海】   汉语大词典:陆海

  • 青云自致

    青云:原意青天;高空。此处引申为高官显爵。此典指须贾对范雎(suī绥)说:想不到您能自己达到青云之上高官显爵。后以此典比喻官运亨通,升迁高位。战国时魏国人范雎在中大夫须贾手下做门客时,曾随须贾出使齐国

  • 堕甑

    《后汉书.孟敏传》:“〔孟敏〕客居太原,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见而问其意。对曰:‘甑以破矣,视之何益?’林宗以此异之,因劝令游学。十年知名,三公俱辟,并不屈云。”后以“堕甑”谓事已过去,后悔无益,含

  • 子云宅

    同“扬雄宅”。唐李白《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》诗:“朝忆相如台,夜梦子云宅。”

  • 叫阍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离骚》:“吾令帝阍开关兮,倚阊阖而望予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帝,谓天帝。阍,主门者也。阊阖,天门也。言已求贤不得,疾谗恶佞,将上诉天帝,使阍人开关,又倚天门望而距我,使我不得入也。

  • 陈卿竹叶船

    源见“竹叶舟”。指僧道所为仙舟。宋范成大《周畏知司直得帅》诗:“暂来忽去都如梦,疑是陈卿竹叶船。”

  • 当关虎豹

    源见“九关虎豹”。喻指把守城关的兵卒。清王摅《重过居庸关》诗:“方今锁钥壮北门,当关虎豹连云屯。”

  • 姓秦

    参见:秦氏女

  • 两虎相争

    见“两虎相斗”。明·徐元《八义记·张维评话》:“我相公官至下大夫,不知为何,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,我想~,必有一伤。”【词语两虎相争】  成语:两虎相争汉语大词典:两虎相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