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宵衣旰食

宵衣旰食

宵:夜;旰(gān干):晚上。天不亮就穿衣起床,入夜才吃饭。亦作“奸食宵衣”。比喻勤于政事。出自唐文宗之语。唐文宗的事迹参见“义愤填膺”条。他在位之初,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,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,警惕小人,“宵衣旰食”,希望能远追三皇五帝的轨迹,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90下《文苑下·刘蕡传》5064页:“朕顾惟昧道,祇荷丕构,奉若谟训,不敢怠荒。任贤惕厉,宵衣旰食,讵追三五之遐轨,庶绍祖宗之鸿绪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白居易《杭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旋属方隅不宁,朝廷多事,当陛下旰食宵衣之日,是微臣输肝写胆之时。” 宋·薛居正等《旧五代史·刑法志》:“伏以皇帝陛下,德合上玄,运膺下武,旰食宵衣而轸念,好生恶杀以推仁,几措典刑,固无冤枉。”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射策》:“奋乾纲旰食宵衣,持国柄敬天慰庙。” 清·徐元文等《明史·王直传》:“陛下宵衣旰食,徵天下兵,与群臣兆姓同心僇力,期灭此朝食,以雪不共戴天之耻。”


并列 宵,夜;旰,晚。天未明就穿衣起床,天黑了才吃饭。形容勤劳政事。语本南朝陈·徐陵《陈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旰食宵衣。”《旧唐书·刘蕡传》:“若夫任贤惕厉,~,宜黜左右之纤佞,进股肱之大臣。”△褒义。常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谀辞。→废寝忘餐 宵旰勤食 废寝忘食宵旰焦劳 ↔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养尊处优 游手好闲。也作“宵旰勤劳”。


“宵衣旰 ( ɡàn) 食”指天未亮就穿衣起床、天很晚才吃饭。这是一个文语,旧时用以称颂、阿谀帝王勤于政事之意。

“宵”、“旰”何义呢?

“宵”,夜。《说文·宀 ( miǎn) 部》: “宵,夜也。”段注: “《释言》、《毛传》皆曰 ‘宵,夜也。’”常语 “通宵达旦”,“宵”即夜。

“旰”,晚。《说文·日部》: “旰,晚也。…… 《春秋传》曰:‘日旰君劳。’”段注: “昭十二年 《左氏传》文。今本劳作勤。”

宵衣旰食”亦作 “旰食宵衣”。南朝·陈·徐陵 《陈文帝哀册文》: “勤民听政,旰食宵衣。”

今人民公仆勤于政事者,亦可谓之 “宵衣旰食”; 而一生勤劳者,亦可以此语相称。


【词语宵衣旰食】  成语:宵衣旰食汉语词典:宵衣旰食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牛老人

    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指老子。亦借指有道之人。唐岑参《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》诗:“白马公孙何处去,青牛老人更不还。”

  • 和羹梅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比喻大臣辅助君王综理国政。唐孟浩然《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》诗:“徒攀朱仲李,谁荐和羹梅?”

  • 走为上着

    同“走为上计”。《洪秀全演义》十回:“钱江道:‘黑暗官吏擅威作福,为足下计,倒是走为上着。’”见“走为上计”。金庸《倚天屠龙记》26:“他心念一转,料定是王爷发现爱姬被劫,派苦头陀来捉拿自己,事已至此

  • 香令

    源见“荀令香”。指三国 魏荀彧。亦用以借指高雅才识之士。清纳兰性德《凤皇台上忆吹箫.除夕得梁汾闽中信》词:“心知,梅花佳句,待粉郎香令,再结相思。记画瓶今夕,曾共题诗。”【词语香令】  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纱护壁间题

    同“纱笼素壁”。清方文《扬州石塔寺宿介立禅师房》诗:“盂空钟后饭,纱护壁间题。”

  • 鹪鹏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有鸟焉,其名为鹏,背若泰山,翼若垂天之云,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百里,绝云气,负青天,然后图南,且适南冥也。斥鷃笑之曰:‘彼且奚适也?我腾跃而上,不过数仞而下,翱翔蓬蒿之间,此亦飞之至

  • 韩朋鸟

    源见“相思树”。相传为韩朋(即韩凭)夫妇精魂化成的一种双飞鸟。唐刘恂《岭表录异》卷中:“韩朋鸟者,乃凫鹥之类。此鸟每双飞,泛溪浦。水禽中㶉?、鸳鸯、䴔䴖岭北皆有之,惟韩朋鸟未之见也……南人谓此禽即韩朋

  • 仰钻

    《论语.子罕》:“颜渊喟然叹曰:‘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。’”后以“仰钻”指仰慕钻研前贤的学问。唐张说《齐卢思道碑》:“思若泉涌,文若春华。精微入虚无,变化合飞动。斯固非学徒竭才仰钻之所逮也。”【词语仰钻

  • 子罕辞宝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五年》:“宋人或得玉,献诸子罕(春秋时宋国正卿),子罕弗受。献玉者曰:‘以示玉人(给玉匠看过),玉人以为宝也,故敢献之。’子罕曰:‘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。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,不若人有

  • 秦晋匹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秦伯纳女五人,怀嬴与焉,奉匜沃盥,既而挥之。怒曰:‘秦,晋匹也,何以卑我!’公子惧,降服而囚。”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卫洗马初欲渡江”。南朝.刘孝标注引《卫玠别传》:“玠颖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