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妖书

妖书

明末一大疑案。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。明神宗朱翊钧(年号万历,1573-1620年在位)皇后无子,王恭妃生子常洛,为皇长子,后郑贵妃生子常洵。郑妃得宠,神宗有意立其子为嗣,故迟迟不立长子常洛。为此朝臣多次力争早日册立东宫太子。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,神宗迫于朝臣压力,册立常洛为太子,但是却不遣福王常洵到他的封地去。三十一年十一月,出现《续忧危竑(hóng,音红)议》一书。书中言神宗立东宫为不得已,又不齐备东宫官属,含有日后改易之意;另外,神宗命朱赓入阁,是因赓、更同音,也寓有改易之意;书中并附有依附朱赓的内外官员名单。因其言词诡妄,故当时称作妖书。神宗见书后大怒,立即命厂卫搜缉,大索奸人。当时浙党党魁沈一贯把持朝政,与东林党人积怨已深,东林党人就想借此事排挤他,而沈一贯则反借此案诬陷次辅(副相)沈鲤,侍郎郭正域,兴起大狱。一时京师缉校交错,捕风捉影,株连了很多人。最后,归罪于顺天府(今北京)斥黜生员皦(jiǎo搅)生光。次年四月,将皦生光车裂于闹市,草草了结此案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21《神宗本纪二》284页:“十一月甲子,获妖书,言帝欲易太子,诏五城大索。”《明史·光宗本纪》293页:“三十一年,获妖书,言神宗欲易太子,指斥郑贵妃。”《唐文献传》5711页:“沈一贯以‘妖书,事倾尚书郭正域,持之急。”《沈一贯传》5758页:“正域甫登舟,未行,而‘妖书’事起。”《郭正域传》:“亡何,锦衣卫都督王之祯等四人以妖书有名,指其同官周嘉庆为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吴乘权《纲鉴易知录·明纪》卷10:“冬十一月,妖书事起,命锦衣严鞫之;皦生光自诬服,事得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身如泡沫

    源见“梦幻泡影”。喻人生短暂虚幻。宋王安石《读维摩经有感》诗:“身如泡沫亦如风,刀割香涂共一空。”

  • 庄舄越吟

    舄(xì戏):大。此处用于人名。越:国名。都会稽(今浙江绍兴),疆域在今江苏东南、安徽南、江西东部。吟(yín银):口出的声音。此典指越人庄舄在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)做大官,病中哼出的还是越国的

  • 乌寺

    同“乌府”。《宋史.张商英传》:“〔张商英〕且移书苏轼求入台,其廋词有‘老僧欲住乌寺,呵佛骂祖’之语。”【词语乌寺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寺

  • 尹班忘食

    《东观汉记.尹敏传》:“敏与班彪亲善,每相遇与谈,常日旰忘食,昼即至暝,夜则达旦。”旰,晚,迟。汉朝时候,尹敏博通经书,与史学家班彪为好友,他们每相遇谈论,常常忘记吃饭,终日终夜不倦。后用为咏好友健谈

  • 舜葬苍梧

    《礼记》卷二《檀弓上》:“舜葬於苍梧之野,盖三妃未之从也。”天子以四海为家,舜南巡而崩,故葬苍梧之野。三妃均不从舜而葬。后因用为咏古代帝后分葬之典。《文选》卷五八谢玄晖《齐敬皇后哀策文》:“陋苍梧之不

  • 长头

    《后汉书.贾逵传》:“自为儿童,常在太学,不通人间事。身长八尺二寸,诸儒为之语曰:‘问事不休贾长头。’”又《梁书.范岫传》:“南乡范云谓人曰:‘诸君进止威仪,当问范长头。’以岫多识前代旧事也。”贾逵、

  • 方邵

    同“方召”。《宋书.王镇恶传》:“〔镇恶〕实扞城所寄,国之方 邵也。”隋卢思道《劳生论》:“方 邵重臣,外扬武节。”【词语方邵】   汉语大词典:方邵

  • 椎牛恨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是故椎牛而祭墓,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。”后因以“椎牛恨”指亲人亡殁、不能奉养的痛苦。清方文《甘泉山展墓》诗:“西风空有椎牛恨,北阙曾无射雉缘。”【词语椎牛恨】   汉语大词典:椎牛恨

  • 樵苏不爨

    樵苏:柴草。爨( ㄘㄨㄢˋ cuàn ):烧火煮饭。 意谓虽有柴草,但无米为炊。 表示生活贫因。语出三国.魏.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幸有袁生,时步玉趾,樵苏不爨,清谈而已,有似周党之过闵子。

  • 嫁鸡逐鸡飞

    古代谚语。比喻女子出嫁后,一切听命于丈夫。不论丈夫好坏,都要随遇而安。语出宋.陆佃《埤雅》引语:“嫁鸡与之飞,嫁狗与之走。”宋.欧阳修《代鸠妇言》:“人言嫁鸡逐鸡飞,安知嫁鸠被鸠逐。”宋.周紫芝《长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