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歌骊驹”。清查慎行《钱幼鲲将游江右》诗:“西江吾旧到,为尔唱《骊驹》。”
同“朽索驭马”。唐薛稷《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策》之一:“怀乎朽驭,既识为君之难;跼此春冰,未见为臣之易。”
源见“麋鹿群”。谓隐逸情性。唐权德舆《卧病喜惠上人李炼师茅处士见访因以赠》诗:“各言麋鹿性,不与簪组群。”【词语麋鹿性】 汉语大词典:麋鹿性
源见“众口铄金”。喻伤人的谗言。黄炎培《吾心》诗:“立身不管人谁挽,铄口宁愁众是非?”【词语铄口】 汉语大词典:铄口
《礼记.儒行》:“孔子对曰:‘丘少居鲁,衣逢掖之衣;长居宋,冠章甫之冠。’”章甫,殷商时的一种帽子。孔子戴章甫冠,又自称东西南北之人,故称“章甫西东”。后用以比喻儒生奔波于路。唐.杜甫《奉寄河南韦尹丈
同“鸾凤俦”。元本高明《琵琶记.牛小姐规劝侍婢》:“这般说,终身休配鸾俦。”【词语鸾俦】 汉语大词典:鸾俦
过:大。颐:下巴。指人的相貌不好,下巴过大,耳后见腮,看人若豕之偷视。据说是不仁者的相。《战国策.齐策上》:“王之方为太子之时,辨谓靖郭君曰:‘太子相不仁,过颐豕视,若是者倍反,不若废太子,更立卫姬婴
《南史》卷四十四《齐武帝诸子传.南海王传》:“南海王子罕字云华,武帝第十一子也,颇有学。母乐容华有宠,故武帝留心。母尝寝疾,子罕昼夜祈祷。于是以竹为灯缵照夜,此缵宿昔枝叶大茂,毋病亦愈,咸以为孝感所致
《诗经.唐风.蟋蟀.序》:“《蟋蟀》,刺晋僖公也。俭不中礼,故作是诗以闵之,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。此晋也,而谓之唐,本其风俗,忧深思远,俭而用礼,乃有尧之遗风焉。”《蟋蟀》篇讽刺晋僖公“俭不中礼”,希
《法华经.方便品》:“乃至童子戏,聚沙为佛塔;如是诸人等,皆已成佛道。”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。后亦指年幼慕道,学佛论道。唐于志宁《〈大唐西域记〉序》:“奇开之岁,霞轩月举;聚沙之年,兰薰桂馥。”五代齐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