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望尘而拜”。元张养浩《普天乐》曲:“折腰惭,迎尘拜。槐根梦觉,苦尽甘来。”
周代《诗经.卫风.硕人》: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。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这是《硕人》的第二章,是写庄姜体貌之美:手如白软的嫩茅,皮肤好像凝结的膏脂,脖颈恰如长白的蝤蛴虫儿,
同“舞干”。宋梅尧臣《依韵和王平甫》:“后生喜成功,往往舞朱干。”
《楚辞》汉淮南小山《招隐士》“王孙游兮不归,芳草生兮萋萋。”见萋萋芳草,而思未归的王孙。后因以“芳草”为怀念友人的典故。唐.王维《送权二诗》:“芳草空隐处,白云系故岑。”杜牧《送友人游湖南诗》:“山密
参见:嘉石耻
宋.欧阳修《生查子》: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”后因以“人约黄昏”比喻情人约会。元.无名氏《云窗梦》二折:“散了客宾,早教我急煎煎心困,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。”明.祝枝山《八
《庄子.让王》:“汤又让瞀光,曰:‘智者谋之,武者遂之,仁者居之,古之道也。吾子胡不立乎?’瞀光辞曰:‘废上,非义也;杀民,非仁也;人犯其难,我享其利,非廉也。吾闻之曰:“非其义者,不受其禄;无道之世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,时人谓‘蒹葭依玉树’。”蒹葭,代指毛曾;玉树,代指夏侯玄。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。后用“蒹葭玉树”喻指才德或品貌差的人高攀他人。
十只羊九个放牧人。旧时把百姓喻为羊,把官吏喻为牧人。形容官多民少。见隋杨尚希之语。杨尚希(534-590年),弘农(今河南灵宝)人。北周时曾任国子博士、舍人、司宪中大夫等职。入隋,曾任度支尚书、兵部尚
见〔若崩厥角稽首〕。并列 古时表示最尊敬的一种拜跪礼节。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若崩,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人的礼仪真诚敬重。→顶礼膜拜【词语厥角稽首】 成语:厥角稽首汉语大词典:厥角稽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