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唇齿相依

唇齿相依

比喻关系密切,相互依存。鲍勋(?一226年),字叔业,泰山平阳(今山东泰安一带)人。初从曹操为中庶子,及曹丕即位,先后任侍中、御史中丞,以直言极谏被杀。文帝曹丕六年,(225年),曹丕想征伐东吴,和群臣商议。鲍勋当面进谏说:“我们屡次出兵而未能攻克他们,原因就在于东吴、蜀汉如唇齿般相互依存,互为救援,又有山河之险。往年赤壁之败,足为百世之戒。现在又要劳师击远,日费万金,国库为之虚耗,却使敌人得以逞威,我认为不可。”曹丕不仅不听,反而大怒,降了鲍勋的官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鲍勋传》卷12第385页:“六年秋,帝欲征吴,群臣大议,勋面谏曰:‘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,盖以吴、蜀唇齿相依,凭阻山水,有难拔之势故也。……今又劳兵袭远,日费千金,中国虚耗,令黠虏玩威,臣窃以为不可。’帝益忿之,左迁勋为治书执法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书·杨骏传》:“今宗室疏,因外戚之亲以得安,外戚危,倚宗室之重以为援,所谓唇齿相依,计之善者。” 梁启超《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》:“日本为我东方兄弟唇齿相依之交。”


主谓 像嘴唇牙齿那样互相依靠。比喻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《水浒后传》第13回:“高丽王倒也识见宏伟,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,~,不宜改图。”△描写关系密切。 →唇亡齿寒 巢毁卵破 ↔风马牛不相及 齿亡舌存。也作“唇齿相须”。


【词语唇齿相依】  成语:唇齿相依汉语词典:唇齿相依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断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人亦孰不欲富贵?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……有贱丈夫焉,必求龙断而登之,以左右望,而罔市利。”赵岐注:“龙断,谓堁断而高者也;左右占视,望见市中有利,罔罗而取之。”龙,通“垄”。

  • 春雪

    同“阳春白雪”。宋 游子西《念奴娇》词:“独立乾坤,浩歌春雪,可惜无人和。”【词语春雪】   汉语大词典:春雪

  • 井投辖

    同“井中车辖”。宋曾巩《送程公辟使江西》诗:“客来尚喜井投辖,主礼宁论烛飞炧。”

  • 物至则反

    同“物极则反”。《史记.春申君列传》:“臣闻物至则反,冬夏是也。”汉 刘向《新序.善谋》:“物至则反,冬夏是也;到高则危,累棋是也。”见“物极必反”。【词语物至则反】  成语:物至则反汉语大词典:物至

  • 莼羹鲈脍

    莼:莼菜,可食。羹:汤。鲈:鲈鱼。脍:切得很细的肉。莼菜羹和鲈鱼片,都是南方风味的菜。比喻思念故乡。张翰,字季鹰,吴郡吴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有清才,善属文,但为人放纵不拘,不告诉家人自行到洛阳为大司马

  • 召平种瓜

    源见“东陵瓜”。谓退官归隐田园。元 马谦斋《柳营曲.太平即事》曲:“傲河阳潘岳栽花,效东门召平种瓜。”

  • 竖牛乱鲁

    《左传.昭公五年》:“……南遣使国人助竖牛,以攻诸大库之庭,司宫射之,中目而死(此指仲壬,叔孙豹子)……昭子即位,朝其家众,曰:‘竖牛(叔孙豹私生子)祸叔孙氏,使乱大从,杀嫡立庶。又披其邑,将以赦罪。

  • 金张七叶

    金张:西汉大臣金日碑与张安世的合称。七叶:七辈,七代人。《汉书·金日碑传·赞》说:“金日碑本是从异族匈奴逃跑到汉朝的人,以异族俘虏的身分在西汉朝廷做事,凭借着真诚专一的恭敬和谨慎感动了汉武帝,以忠信著

  • 谷永笔札

    《汉书.游侠传.楼护传》:“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,长安号曰‘谷子云笔札,楼君卿唇舌’。”汉.谷永字子云,长安人,博通经典,善作公文书信(笔札),官至大司农。后用为咏善为书札之典。唐.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谷

  • 玉峰

    同“玉山”。元麻革《王子寿乡友生朝》诗:“讲学诗书义,论交里社情。须髯如戟在,长对玉峰明。”【词语玉峰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