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哑子谩尝黄蘖味,难将苦口对人言

哑子谩尝黄蘖味,难将苦口对人言

谩:作“漫”。枉,徒然。黄糵( ㄅㄛˋ bò ):一作“黄柏”。落叶乔木,树皮可入药,味苦。 哑巴吃了黄柏,嘴里很苦,但说不出来。 比喻有苦难言。语出《京本通俗小说.错斩崔宁》:“府尹叠成文案,奏过朝廷。部复申详,倒下圣旨,说:‘崔宁不合奸骗人妻,谋财害命,依律处斩;陈氏不合通同奸夫,杀死亲夫,大逆不道,凌迟示众。’两人浑身是口,也难分说。正是:哑子谩尝黄糵味,难将苦口对人言。”明.高则诚《琵琶记.勉食姑嫜》:“婆婆耐烦。待奴家去布摆些东西,再安排过来。正是:哑子漫尝黄柏味,难将苦口向人言。”《平妖传》二回:“只这几句话,张院君到不好开得口了。正是:哑子慢尝黄连味,难将苦口对人言。”(黄连一种味苦的中药。)又引作〔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〕、〔哑子漫尝黄柏味,苦在心头只自知〕。《东周列国志》九回:“文姜深闺寂寞,怀念诸儿,病势愈加,却是胸中展转,难以出口。正是:哑子漫尝黄柏味,自家有苦自家知。”《西湖二集.吹凤箫女诱东墙》:“(潘)用中有力无处用,只得白着一双眼睛瞧视,敢怒而不敢言,胸中不住叫苦叫屈。正是:哑子谩尝黄柏味,苦在心头只自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怀文抱质

    怀文:有文才。抱质:指有好的名节。质,品德。 形容人既有文才,又有操守。语出三国.魏文帝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。”《北史.崔鉴等传.论》:“崔挺兄弟,风操高亮,怀文抱质

  • 迁怒贰过

    迁怒:把对这一件事或这一个人的怒气转移到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。贰过:再犯同样的过失。《论语.雍也》:“不迁怒,不贰过。”

  • 不稼不穑,取禾三百

    稼:种植。穑( ㄙㄜˋ sè ):收割。 不从事农业劳动,却取得稻子三百束之多。 常用以表示对不劳而获者的控诉。语出《诗.魏风.伐檀》:“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宋.孙因《蝗虫辞》:“一筵之

  • 忆酒垆

    源见“黄公酒垆”。谓悼念亡友。唐李商隐《白云夫旧居》诗:“平生误识白云夫,再到仙檐忆酒垆。”【词语忆酒垆】   汉语大词典:忆酒垆

  • 过庭交分

    源见“孔鲤趋庭”。指与人同学。唐杜牧《寄宣州郑谏议》诗:“再拜宜同丈人行,过庭交分有无同。”

  • 悲陵谷

    源见“陵谷”。谓慨叹世事巨变。唐韩偓《出官经硖石县》诗:“逆旅讶簪裾,野老悲陵谷。”

  • 患生于所忽,祸发于细微

    患:忧患,祸患。忽:不注意。 表示祸患常常发生在人们所忽视的细小的事件上。语出汉.刘向《说苑.敬慎》:“嗜欲使行亏,谗谀乱正心,众口使意回,忧患生于所忽。祸起于细微。”《后汉书.冯衍传》:“衍因说廉

  • 弦直

    同“直如弦”。《后汉书.李固传赞》:“燮同赵孤,世载弦直。”【词语弦直】   汉语大词典:弦直

  • 风飘万点正愁人

    被风飘散的万片落花,真使人无比惆怅。 旧指人们对景伤春。语出唐.杜甫《曲江》:“一片花飞减却春,风飘万点正愁人。”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一折:“落红成阵,风飘万点正愁人。”

  • 六龙回日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引《淮南子》“爰止羲和,爰息六螭,是为悬车”注:“六螭,即六龙也。”“六龙回日”是我国古代神话,传说日神羲和驾六龙以乘车,载着太阳在天空运行,从扶桑至虞泉循往往复,形成昼夜。后因以“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