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咏絮才

咏絮才

源见“咏絮”。指女子工于吟咏的才华。宋刘筠《前槛十二韵》:“咏絮才无对,闻琴意始真。”


见“咏雪之慧”。《红楼梦》5回:“可叹停机德,堪怜~。”


古代,女子工于吟咏,有文学才华,被称为具有 “咏絮才”。《镜花缘》第六十七回: “咏絮才疏,许侍珠樱之晏。”即为此语用例。

“絮”指柳絮。这种才华为什么称为 “咏絮”才呢?

晋书·王凝之妻谢氏传》记载:

东晋政治家、军事家谢安,在一个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,跟他的子侄们坐在一起谈论文学。谢安颇有兴致地问他们道: “你们看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?”侄儿谢朗回答道: “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( 像是在空中撒盐,大概可以这样比方吧?) 侄女谢道韫说: 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( 撒盐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吧,还不如说像柳絮随风飘舞哩!) 谢安听了,高兴得大笑起来,对侄女谢道韫的才华赞赏不已。

基于上述故事,后世便有了 “咏絮才”之说。今称女子有才,便直说 “才女”。

咏絮才”亦可言为 “柳絮才”。宋·苏轼 《谢人见和雪夜诗》:“渔蓑 ( suō) 句好真堪画,柳絮才高不道盐。”即用其典。


【词语咏絮才】   汉语词典:咏絮才

猜你喜欢

  • 狼子野心

    比喻凶暴的人野心难测。春秋时期,楚国令尹子文的弟弟子良生了个儿子取名越椒。子文见了这个孩子,便说一定要杀掉。这个孩子的模样像狗熊和老虎,哭声象狼嚎,不杀掉他,我们若敖氏家族就要断送在他的手中了。民谣说

  • 攻乎异端

    攻:钻研。乎:犹“于”。异端:自居为正统派的人用以指斥不同的思想派别。 旧指钻研和实行儒家以外的主张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’”清.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一七八首:“自觉穷

  • 治衣

    浣洗整修衣衫。晋代裴启《语林》:“李思让每休沐,则闭户读书。一布衫或须浣濯补纫,必俟休暇日。若宾见访,则使其子致谢:‘家君治衣不可出。’”休沐:休息沐浴。指古代官吏的例假。浣濯:洗涤。俟:等。

  • 无地与怀王

    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:“齐与楚从亲,惠王患之,乃令张仪详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,曰:‘秦甚憎齐,齐与楚从亲,楚诚能绝齐,秦愿献商、於之地六百里。’楚怀王贪而信张仪,遂绝齐,使使如秦受地。张仪诈之曰:‘仪与王

  • 南音

    同“南风”。晋夏侯湛《虞舜赞》:“垂拱临民,咏彼南音。”【词语南音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音

  • 长鸣都尉

    宋 陶穀《清异录.灵寿子》:“武宗(唐武宗)为颍王时,邸园畜禽兽之可人者,以备十玩,绘《十玩图》,于今传播:九皋处士,鹤;玄素先生,白鹇;长鸣都尉,鸡。”后遂以“长鸣都尉”为鸡的别称。偏正 鸡的别称。

  • 恒代遗风

    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:“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,争讼曲直,造请逢迎,车乘填街衢,绮罗盈府寺,代子求官,为夫诉屈,此乃恒 代之遗风乎?”卢文弨注引阎若璩《潜邱杂记》:“有以恒 代之遗风问者,余曰:

  • 吾过矣,吾过矣

    我错了,我错了。 古人再三谢过之辞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。曾子吊之,曰:……子夏投其杖而拜曰:‘吾过矣!吾过矣!’”郑玄注:“谢之且服罪也。”同书《檀弓下》:“子思之母死于卫,

  • 枕函书

    同“枕中鸿宝”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七和》词:“读枕函书,宝家藏笏,免使他人笑弗堂。”【词语枕函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函书

  • 哀而不伤

    见〔关睢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〕。其他 悲哀但不伤害身心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,乐而不淫,~。’”后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歌优美典雅,感情适度。也比喻言行适度,无伤大雅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她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