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呼天抢地

呼天抢地

又作“抢地呼天”。呼天:大声叫天。抢地:用头撞地。指大声叫天、用头撞地,悲戚地哀求或呼冤的动作。清太宗(1592-1643年)皇太极(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的第八子)父死,旋即帝位,次年改元天聪元年(1627年)。天聪四年(1630年),他的部将图尔格等率兵在滦州(今河北滦县)、永平(今河北卢龙县)等地与明军作战,失利败退,他命拘押败将议罪,有的自认有罪请死。清太宗爱新觉罗·皇太极说:你们没有将率领的部队全部撤回,陷落在山海关以内会被明军所杀,逃回来的人马来到这里我又杀死你们,这对我又有什么益处?而且你们既然携带俘虏缴获的一些汉人和牲畜回来,为什么不收集我们战败的士兵与他们一起回来?他们有什么罪?你们难道忍心使战败的士兵大声叫天、用头撞地极端悲伤而被杀死吗?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33《图尔格传》9372页:“上(清太宗皇太极)曰:‘汝等不能全师归,陷于彼为敌所杀,归至此朕又杀之,于朕复何益?且汝等既携俘获人畜而还,何不收我士卒与之俱来?彼等何辜,忍令其呼天抢地以死也?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黄宗羲《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》:“山奥江村,枯槁憔悴,呼天抢地,竟陨其身。”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17回:“太公瞑目而逝,合家大哭起来,匡超人呼天抢地,一面安排装殓。”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40回:“萧云仙呼天抢地,尽哀尽礼,治办丧事,十分尽心。”


并列 高声哭喊,用头撞地。形容悲痛或着急。清·黄宗羲《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》:“山奥江村,枯槁憔悴,~,竟陨其身。”△多用于形容悲痛、着急的样子。 →呼天呼地 涕泗流涟 ↔笑不可抑。 也作“呼天叩地”、“哭天喊地”、“哭天叫地”、“哭天抢地”、“抢地呼天”、“抚胸呼天”。


【词语呼天抢地】  成语:呼天抢地汉语词典:呼天抢地

猜你喜欢

  • 命如纸

    比喻非常薄命。唐代韦应物《温泉行》诗:“出身天宝今年几,顽钝如锤命如纸。作官不了却来归,还是杜陵一男子。”

  • 危左衽

    源见“微管之叹”。指忧虑民族危亡。宋陈与义《感事》诗:“公卿危左衽,江 汉故东流。”

  • 歧逵

    见“泣歧路”条。

  • 伯休药

    同“韩康药”。元刘汶《赠刘禹玉》诗:“厌垂君平帘,懒卖伯休药。”

  • 韩琦芍药

    宋.陈师道《后山谈丛》卷一:“花之名天下者,洛阳牡丹、广陵芍药耳。红叶而黄腰,号金带围而无种。有时而出,则城中当有宰相。韩魏公为守,一出四枝,公自当其一,选客具乐以当之。是时王岐公以高科为倅,王荆公以

  • 中夜舞

    同“闻鸡起舞”。唐杜甫《伤春》诗之五:“得无中夜舞,谁忆《大风歌》?”【词语中夜舞】   汉语大词典:中夜舞

  • 不可胜载

    见“不可胜数”。《汉书·严安传》:“豪士并起,~也。”

  • 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

    重足:两脚并拢。 并脚站着,不敢迈步;斜眼看着,不敢正视。 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语出《史记.汲郑列传》:“令天下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矣!”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

  • 飞燕舞

    赵飞燕(?-前1年),汉成帝皇后。出身微贱,因体态轻盈,善舞能歌,所以取名“飞燕”,原是阳阿主家的歌女。汉成帝刘骜微服外出,在阳阿主家作客,在欣赏歌舞时,对赵飞燕颇喜爱。召入宫中,受到宠幸,为倢伃。后

  • 五子恨雕墙

    《尚书.夏书.五子之歌》:“太康尸位,以逸豫,灭厥德……厥弟五人,御其母以从,徯于洛之汭,五子咸怨,述大禹之戒以作歌。……其二曰:‘训有之: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。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。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