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君子之交淡如水

君子之交淡如水

指有道德的人互相交往光明正大,不图私利。孔子问子桑雽,我两次被逐于鲁,在宋、卫两国也不受欢迎,而后又厄于陈蔡之间,在我遇到患难之时,亲友、徒弟四处走散,没有人向我表示亲近,这是什么原因呢?子桑雽回答说,您难道没有听说过假国林回逃亡的事情吗?林回扔掉了价值千金的玉璧,却背着一个小孩子逃难。有人问他,你是为钱吧!孩子根本不值钱;你是为了减轻拖累,那么,孩子又是很拖累人的。丢掉千金之璧,而背着孩子逃难,你图得什么呢?林回回答道,别人是根据利益相互结合,我则是从天性出发对其进行关怀啊!靠利益相互结合的人,一旦处于艰难环境,立即会陌生如路人;从天性出发的人,碰到艰难困苦,反而互相关照。相互关照和相互遗弃相差是很远的,再说君子之间来往,象水一样恬淡,而小人之间交往,则象甜酒一样可口。君子之交,不讲利害,便显得淡;但受天性规范,困难时互相照顾;小人一切从利害出发,因而有利则甘言蜜语,无利可图时便相互绝交。正是这种缘故使得您的学生离您而去啊!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山木》:“孔子问子桑雽曰:‘吾再逐于鲁,伐树于宋,削迹于卫,穷于商周,围于陈蔡之间。吾犯此数患,亲交益疏,徒友益散,何与?’子桑雽曰:‘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?林回弃千金之璧,负赤子而趋,或曰,为其布与?赤子之布寡矣;为其累与?赤子之累多矣。弃千金之璧,负赤子而趋,何也?林回曰:‘彼以利合,此以天属也。夫以利合者,迫穷祸患害相弃也;以天属者,迫穷祸患害相收也。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,且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,彼无故以合者,则无故以离。’孔子曰:‘敬闻命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礼记·表记》:“君子之接如水,小人之接如醴。” 元·费唐臣《贬黄州》三折:“我止望周人之急紧如金,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


主谓 君子不谋私利,志同道合,他们的交情有如清水一样平淡。周瘦鹃《拈花集·寄亡友梅兰芳同志》:“虽说是‘~’,但是一有机会见了面,你总是分外亲热地跟我有说有笑的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朋友交谊志趣相投,不尚虚华。→布衣之交 ↔势利之交。也作“君子之交淡若水”、“君子之接如水”。


【词语君子之交淡如水】  成语:君子之交淡如水汉语词典:君子之交淡如水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箸万钱

    同“日食万钱”。元陈高《丁酉岁述怀一百韵》:“下箸万钱费,挥金一笑偿。”

  • 枯鱼章

    《南史.文学传.卞彬传》:“卞彬字士蔚,济阴冤句人也。……彬险拔有才,而与物多忤。齐高帝辅政……(彬)大忤旨,因此摈废数年,不得仕进。乃拟赵壹《穷鸟》为《枯鱼赋》以喻意。”南朝宋.卞彬恃才傲物,得罪了

  • 嘲宰予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宰予昼寝。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;于予与何诛?’”孔子批评他的弟子宰予白天睡觉,说他不可教育。后遂用为昼寝之典。唐.李群玉《昼寝》诗:“筠桂晚萧疏,任人嘲宰予。”

  • 掬指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载:鲁宣公十二年春,楚庄王发兵包围进攻郑国,因郑、晋有盟,郑便向晋告急求援。可是晋军六月赶到黄河边时,郑国已经投降。晋三军统帅中军将荀林父想回师,中军佐先縠却坚决主张渡河击楚,于是

  • 卫鹤乘轩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喻无德无能者滥叨封爵。明王志坚《表异录.职官》:“齐鸡开府,卫鹤乘轩,言滥爵也。”【典源】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冬十二月,狄人伐卫。卫懿公好鹤,鹤有乘轩者。将战,国人受甲者皆曰:‘使鹤

  • 画戟门

    唐杜牧《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》:“凭君把卷侵寒烛,丽句时传画戟门。”唐时三品以上的官皆列画戟(一种有彩饰的长竿兵器)于门,以为仪饰。后泛称高官门第为“画戟门”。宋陆游《郡斋偶书》诗之三:“江堕清笳月,

  • 郢人斫垩

    同“郢匠挥斤”。元刘敏中《最高楼》词:“郢人斫垩元无迹,仙家种玉不论畦。”见“郢匠挥斤”。元·刘敏中《最高楼》:“~元无迹,仙家种玉不论畦。”【词语郢人斫垩】  成语:郢人斫垩汉语大词典:郢人斫垩

  • 方朔市朝

    源见“大隐金门”。谓在朝廷为官。柳亚子《陈此生索诗次沈雁冰韵一首》:“方朔市朝君且隐,梁鸿羁旅我奚居。”

  • 踣鹿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晋人角之,诸戎掎之,与晋踣之。”后因以“踣鹿”比喻得到别人帮助或援助他人。清林则徐《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而且用诸国以并拒?夷,则有如踣鹿;若因?夷而并绝

  • 牛渚吟

    《晋书.文苑传.袁宏》:“袁宏字彦伯,侍中猷之孙也。父勖,临汝令。宏有逸才,文章绝美,曾为咏史诗,是其风情所寄。少孤贫,以运租自业。谢尚时镇牛渚,秋夜乘月,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。会宏在舫中讽咏,声既清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