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厂卫

厂卫

厂:指东厂、西厂、内行厂;卫:指锦衣卫。合称厂卫,为明朝内廷的特务侦察机构。东厂系明成祖永乐十八年(1420年)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;西厂系明宪宗成化十三年(1477年)设于旧灰厂;内行厂系明武宗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;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,皇帝的卫队,明太祖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成立。东、西厂或内行厂的头目,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。管东厂的太监称为“督主”,经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其他太监兼任。其下设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。成化十三年设西厂时,以太监汪直领之,其人员权力超过东厂。武宗时太监刘瑾另设内行厂,自成系统,权势居东西厂之上,用刑尤为酷烈。锦衣卫长官的指挥使,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。其下领有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,设官有千户、百户、总旗、小旗等。除侍卫掌管卤簿(古代帝王出外时在其前后的仪仗队。)仪仗而外,专门负责侦察,名为“缇(tí题)骑(jì记)”。厂与卫的职权基本无差别,但由于锦衣卫属于外官,奏事须用奏疏,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,不如东厂太监亲近,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。这样,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,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,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,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,而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,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。厂与卫都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,直接奉诏行事,受理词状,任意逮捕吏民。其冤狱不可胜数,致使朝野上下,人人自危。厂卫,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工具,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,有明一代,一直存在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95《刑法志三》2331页:“东厂之设,始于成祖。锦衣卫之狱,太祖尝用之,后已禁止,其复用亦自永乐时。厂与卫相倚,故言者并称厂卫。”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2337页:“六年,侍郎张璁等言:‘祖宗设三法司以纠官邪,平狱讼。设东厂、锦衣卫,以缉盗贼,诘奸宄。自今贪官冤狱仍责法司,其有徇情曲法,乃听厂卫觉察。盗贼奸宄,仍责厂卫,亦必送法司拟罪。’诏如议行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吴乘权《纲鉴易知录》·《明纪》卷7:“时内臣张锐掌东厂,威势与宁埒,中外号曰‘厂卫’。”


【词语厂卫】   汉语词典:厂卫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子守梨

    晋.陶潜《陶渊明集》卷三《责子》诗:“唯有五男儿,总不好纸笔……通子垂九龄,但觅梨与栗。”晋诗人陶潜曾在《责子》诗中指出幼子通不爱读书,只喜欢吃梨与栗。后遂用为咏幼子之典。唐.李端《长安感事呈卢纶》诗

  • 江东父老

    源见“不肯过江东”。指故乡德望辈分高的人。多用于愧而无颜相见的情形之下。明无名氏《鼓掌绝尘.月集》:“只是今日束手空归故土,怎么重见江东父老?”偏正 江东家乡的父老乡亲。指故乡的亲人。明·胡文焕《跃鲤

  • 伍哙

    同“哙等伍”。清 杨潮观《贺兰山谪仙赠带》:“怎知道国士无双来意外,休教伍哙。”

  • 机断

    源见“乐羊之织”。用以称颂女子贤德助夫。明徐渭《王先生示其夫人哀词》:“机断旧成羊子学,饭余今忆孟光眉。”【词语机断】   汉语大词典:机断

  • 由此其选也

    由:因。选:指选拔出来的尖子事物。 因此成为其中的杰出者。语出《礼记.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。……故谋用是作,而兵因此起。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王、周公,由此其选也。”明.张岱《合采牌序》:“由

  • 怀铅吮墨

    源见“怀铅提椠”。指从事写作。南朝 梁钟嵘《诗品.魏陈思王植》:“俾尔怀铅吮墨,抱篇章而景慕,映余辉以自烛。”【词语怀铅吮墨】  成语:怀铅吮墨汉语大词典:怀铅吮墨

  • 怀褚中

    《左传.成公三年》:“荀莹之在楚,郑贾人有将置诸褚中以出。既谋之,未行,而楚人归之。贾人如晋,荀莹善视之,如实出己。”春秋时,晋荀莹在晋楚邲之战中被楚俘获。郑国有一商人曾谋划把他装在口袋(褚)中,偷偷

  • 负图

    同“负图之托”。南朝 梁任昉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“武皇晏驾,寄深负图,公仰惟国典,俯遵遗托。”【词语负图】   汉语大词典:负图

  • 霞帔

    《新唐书.司马承祯传》:“〔司马承祯〕对曰:‘国犹身也,故游心于淡,合气于漠,与物自然而无私焉,而天下治。’帝嗟味曰:‘广成之言也!’锡宝琴、霞纹帔,还之。”后遂以“霞帔”称道士服。唐刘禹锡《和令狐相

  • 凤嘴

    源见“续弦胶”。本为制续弦胶的原料之一,后以代指续弦之胶。唐李商隐《茂陵》诗:“内苑只知含凤嘴,属车无复插鸡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