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初喻别离后思念恋人之情,后则泛指对亲人或朋友思念的殷切,古代民歌说,那个采蒿的姑娘啊!一天没见到她,却好象挨过三秋啦。【出典】: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【例句】:南朝
参见:汉求季布
同“随波逐流”。明唐顺之《答吕沃州书》:“盖世人病痛,多缘随波逐浪,迷失真源。”《醒世姻缘传》五三回:“这样没主意,随波逐浪的人,不打他更打那个?”并列 ①随着波浪漂流。郭沫若《高渐离》3幕:“遇着海
遍地的乱草。常用来形容前朝遗迹的荒凉景象。唐代崔颢《维扬送友还苏州》诗:“长安南下几程途,得到邗沟吊绿芜。”唐代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:“鸟下绿芜秦苑夕,蝉鸣黄叶汉宫秋。”【词语绿芜】 汉语大词典:
源见“鸿渐”。又《易.渐》:“鸿渐于磐,饮食衎衎,吉。”王弼注:“磐,山石之安者,少进而得位,居中而应本无禄养,进而得之,其为欢乐愿莫先焉。”后因以“鸿盘”谓稍有升迁即安于其位。明高濂《玉簪记.促试》
同“江左夷吾”。高旭《哭张伯纯先生》诗:“夷吾 江左再来身,国士无双入幕频。”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喻指得道成仙。宋陆游《自咏》:“吹笙跨鹤何时去,剩欲平章太华秋。”
源见“捉衿见肘”。比喻处境窘困,顾此失彼。《明史.刘应节传》:“边长兵寡,掣襟肘见。”见“掣襟露肘”。《明史·刘应节传》:“边长兵寡,~。”【词语掣襟肘见】 成语:掣襟肘见汉语大词典:掣襟肘见
同“三鳣集”。宋李廷忠《谢王枢使荐举启》:“三鳣地冷,幸依通德之门;一鹗天高,误入翘材之阁。”【词语三鳣】 汉语大词典:三鳣
同“五斗折腰”。闽徐夤《鸿门》诗:“犹胜堕力求飧者,五斗低腰走世尘。”【词语五斗低腰】 汉语大词典:五斗低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