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劳燕分飞

劳燕分飞

乐府诗集》卷六十八《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
伯劳,鸟名,据说此鸟性喜独栖。黄姑、织女,均为星宿名。黄姑星一说指河鼓星,在牵牛北;一说即牵牛星,从诗意度之,似释牵牛星为善。古辞二句描写自然界的分合离聚现象。后因以“劳燕分飞”比喻亲人或朋友的别离。

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四折:“他那里思不穷,我这里意已通,娇鸾雏凤失雌雄;他曲未终,我意转浓,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,尽在不言中。”


主谓 伯劳、燕子各自分飞。语本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八·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时见。”比喻离别。胡山源《散花寺》:“如果和另一个人要好了,那原来要好的,原会生气、吵架,闹得不可开交,不能使对方回心转意,恢复旧好,就一定~,各奔前程。”△多用于恋人。→鸾凤分飞 鸾分凤离 东劳西燕 ↔鹊桥相会


劳燕分飞”旧时喻指亲朋分离,今多喻指男女相恋或婚后分手。

为什么说是 “劳燕”呢?

“劳”,指伯劳鸟,又名 “伯赵”。 “伯赵”又是古代的一种官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 “伯赵氏,司至者也。”杜注: “伯赵,伯劳也。以夏至鸣,冬至止。”疏: “此鸟以夏至来鸣,冬至止去,故以名官,使之主二至也。”由此可知, “伯赵”这种官是主管夏至、冬至 “二至”时令事情的; 而 “伯劳”( 伯赵) 这种鸟,是夏至时来鸣而到冬至时又飞走了的。根据此鸟特性,人们把冬至以后环境不适而飞走,比喻成男女间环境不适 ( 感情不睦) 而离开,因而称之为“劳燕分飞”。

此语出自古乐府 《东飞伯劳歌》: 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 ( 牵牛) 织女时相见。”由诗而知, “伯劳”亦是一种燕,故谓之 “劳燕”。“东飞”、“西飞”,故谓之 “分飞”。


【词语劳燕分飞】  成语:劳燕分飞汉语词典:劳燕分飞

猜你喜欢

  • 汝南诺

    《文选》卷三〇唐李善注引《续汉书》曰:“汝南南阳太守宗资,任用范滂,时人谣曰:‘汝南太守范孟博,南阳宗资主画诺。’”《后汉书.党锢传.序》:“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,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,二郡又为

  • 三十六策

    同“三十六计”。宋陈与义《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》诗:“去去三十六策中,第一买酒鏖北风。”【典源】《南齐书·王敬则传》:“是时上疾已笃,敬则仓卒 (cu) 东起,朝廷震惧。东昏侯在东宫,议欲叛,使人上屋

  • 长康痴

    源见“长康三绝”。指人有痴气或不合流俗。宋苏辙《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》诗:“我兄次公狂,我复长康痴。”

  • 束帛赎马

    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昔者田子方(战国时魏人)出,见老马于道,喟然有志焉,以问于御者曰:‘此何马也?’御曰:‘故公家畜也,罢(疲,因衰老而乏力的意思)而不为用,故出放之也。’田子方曰:‘少(音s

  • 死不旋踵

    《战国策.中山》:“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,将帅为父母,不约而亲,不谋而信,一心同功,死不旋踵。”旋踵:旋转足后跟,表示后退。形容不避艰难,毅然前行,纵使冒死也不畏惧,不后退。《后汉书.党锢列传.李膺传》

  • 桑田

    源见“沧海桑田”。指桑田沧海的相互变化。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桃实千年非易得,桑田一变已难寻。”【词语桑田】   汉语大词典:桑田

  • 鈌云剑

    《庄子.说剑》:“此剑直之无前,举之无上,案之无下,运之无旁,上决浮云,下绝地纪。此剑一用,匡诸侯,天下服矣。此天子之剑也。”成玄英疏:“夫以道为剑,则无所不包,故上下旁通莫能碍者,浮云、地纪岂足言哉

  • 大声疾呼

    唐代韩愈《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既危且亟矣,大其声而疾呼矣!”亟:急。疾:猛。偏正 急切大声地呼吁,以引起人们的注意。语本唐·韩愈《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》:“行且不息,以蹈于穷饿之水火,其既危且亟矣,

  • 泰山妇人哭

    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孔子过泰山侧,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。……使子路问之,……而曰:‘然。昔者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。’夫子曰:‘何为不去也?’曰:‘无苛政。’夫子曰:‘小子识之,苛政猛于虎

  • 瓜田李园

    同“瓜田李下”。明张景《飞丸记.邂逅参商》:“君子差矣,瓜田李园,你岂不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