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凿坏而遁

凿坏而遁

源见“颜阖逾墙”。谓逃禄隐居。《老残游记》二回:“试问,与那凿坏而遁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?”


连动 坏,通“培”、“坯”,屋的后墙;遁,逃走,隐藏。隐居不仕。语本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而不肎,使人币先焉,凿培而遁之。”《老残游记》2回:“试问,与那~,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?”※坏,不读作huài。△多用于处世方面。也作“凿坏以遁”、“凿坯而遁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淮南子·齐俗训》:“颜阖,鲁君欲相之而不肯,使人以币先焉,凿培而遁之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故士或自盛以橐,或凿坏 (pi) 以遁。”应劭注:“凿坏,谓颜阖也。鲁君闻颜阖贤,欲以为相,使者往聘,因凿后垣而亡。”

【今译】 鲁国国君听说颜阖是贤士,想任用他为相,派使者带礼物去聘请他。而颜阖不愿做官,听说使者来,凿穿后墙逃避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甘心隐居,不愿为官。

【典形】 颜坏、幽遁凿坏、凿坏、凿坏而遁。

【示例】

〔颜坏〕 唐·杜甫《秋日荆南述怀》:“贤非梦傅野,隐类凿颜坏。”

〔幽遁凿坏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张司马启》:“方欲闭门却扫,养拙以终年; 幽遁凿坏,甘贫而卒岁。”

〔凿坏〕 宋·扬亿《与客启明》:“越客逃名误凿坏,汉庭初聘碧鸡才。”

〔凿坏而遁〕 清·岑霁《寻涧上先生故居》:“凿坏而遁名难晦,采厥为粮世共贤。”


【词语凿坏而遁】  成语:凿坏而遁汉语词典:凿坏而遁

猜你喜欢

  • 汤祷桑林

    《吕氏春秋.顺民》:“昔者,汤克夏而正天下,天大旱,五年不收,汤乃以身祷于桑林……用祈福于上帝,民乃甚悦,雨乃大至。”汤逢大旱以身祈雨,后因以“汤祷桑林”谓仁德爱民。汉荀悦《申鉴.杂言上》:“汤祷桑林

  • 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

    同衾:谓同被而寝。穴:墓穴。 活的时候就同床共被,死了以后就合葬一墓。 形容夫妻相爱之坚。语出《诗.王风.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”后多引作〔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〕。元.白朴《墙头马上》三折:

  • 不堪七

    源见“嵇康七不堪”。谓才能不称。宋梅尧臣《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》:“笔工诸葛高,海内称第一。频年值我来,我愧不堪七。”【词语不堪七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堪七

  • 守钱奴

    见“守钱虏”。《儒林外史》9回:“有这样读书君子,却被~如此凌虐,足令人怒发冲冠。”【词语守钱奴】  成语:守钱奴汉语大词典:守钱奴

  • 呴濡

    同“呴沫”。清朱仕琇《太学生陈君墓志铭》:“夫党锢诸贤,虽以风义相高,然呴濡依附,张众为势,视独行君子之风有间矣。”清钱谦益《翰林院侍读学士缪公行状》:“与田夫牧竖偶语,呴濡疾苦,尔汝相狎。”【词语呴

  • 望山

    古弩上所设的观测器,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。宋代沈括《梦溪笔谈.器用》:“予顷年在海州,人家穿地得一弩机,其望山甚长,望山之侧为小短,如尺之有分寸。原其意,以目注镞端,以望山之度拟之,准其高下,正

  • 恋三宿

    源见“三宿恋”。指对世俗的爱恋。清袁枚《腊月十四日别苏州还山作》诗:“不是伊桑恋三宿,只愁丁鹤别千年。”【词语恋三宿】   汉语大词典:恋三宿

  • 猎贤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指帝王招揽贤才辅政。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九:“〔麻徵君〕《戏题太公钓鱼图》云:‘向使文王不猎贤,一竿潦倒渭河边。’”【词语猎贤】   汉语大词典:猎贤

  • 素女愁

    源见“素女弦”。指琴音表现出的哀愁。唐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:“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”

  • 牍背

    同“牍背千金”。清钱谦益《洮河石砚歌》:“岂知飞檄磨厓手,牍背相随狱吏书。”【词语牍背】   汉语大词典:牍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