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凤鸣朝阳

凤鸣朝阳

《诗.大雅.卷阿》载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岗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”。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语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彦先凤鸣朝阳,谓东南之宝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西晋大臣张华初见江南名流褚陶,十分赏识,对陆机说:“你们兄弟俩如龙腾虎跃,顾荣象凤鸣朝阳,见到你们本以为江南再无人才,没料到今日又见到褚生。”后比喻高才得遇明时。

清朝徐世昌《清儒学案》卷一〇〇:“〔王念孙〕首劾大学士和珅。疏语援据经义,天下比之凤鸣朝阳。”也作“朝阳鸣凤”、“鸣凤朝阳”。

新唐书.韩瑗传》:“韩瑗字伯玉,京兆三原人……瑗少负节行。博学,晓吏事。贞观中,以兵部侍郎袭爵。永徽三年,迁黄门侍郎。俄同中书门下三品,监修国史。进侍中,兼太子宾客……(韩瑗直言敢谏,因受到许敬宗、李义府等人的攻击诬陷,忧愤成疾,死在振州刺史任上,年五十四岁)自瑗与褚遂良相继死,内外以言为讳将二十年。帝(武则天皇帝)造奉天宫,御史李善感始上疏极言,时人喜之,谓为凤鸣朝阳。”

唐朝时候,自褚遂良、韩瑗死后,内外忌讳,不敢谏正朝廷之事,前后将近二十年。后武则天兴建奉天宫,才有一个叫李善感的御史官上书谏事。当时的人对此非常赞美,称之为“凤鸣朝阳”。后因用为赞誉直臣敢谏的典故。

幼学琼林》卷一“文臣”:“李善感直言不讳,竞称鸣凤朝阳(当作“凤鸣朝阳”);汉张纲弹劾无私,直斥豺狼当道。”


主谓 ①比喻贤才以明世。语本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鸣矣,于彼高冈,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张华见褚陶,陆平原曰:‘君兄弟龙跃云津,顾颜先~。谓东南之宾已尽,不意复见褚生。’”△褒义。多用于高才得到施展的机会。②忠臣直谏,如鸣凤于朝阳。《唐书·李善感传》:“自褚遂良等死后,群臣无敢谏者,李善感当因事一谏,人以为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敢于说话方面。也作“鸣凤朝阳”。


【词语凤鸣朝阳】  成语:凤鸣朝阳汉语词典:凤鸣朝阳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庭曳履

    源见“郑履”。谓在宫中拖鞋从容而行。指朝廷诤谏重臣。唐李商隐《上河东公启》:“汲县勒铭,方依崔瑗;汉庭曳履,犹忆郑崇。”【词语汉庭曳履】   汉语大词典:汉庭曳履

  • 恒河沙

    同“恒河沙数”。唐王维《六祖能禅师碑铭》:“常叹曰:七宝布施,等恒河沙;亿劫修行,尽大地墨。”【词语恒河沙】   汉语大词典:恒河沙

  • 咫尺万里

    咫:古代长度单位,比尺小。原意为在很小的画幅中展现出寥廓深远的景象。后也比喻虽近在咫尺,犹如相隔万里,不能相见。萧贲,字文奐,出身皇族,萧昭胄之子,身高不足六尺,曾为湘东王法曹参军,后因讥笑湘东王下狱

  • 尻驾

    同“尻轮神马”。宋苏轼《和桃花源诗》:“臂鸡有时鸣,尻驾无可税。”【词语尻驾】   汉语大词典:尻驾

  • 黄垆闻笛

    源见“黄公酒垆”、“山阳笛”。谓悼念故友。柳亚子《叠韵奉酬旭初丈》之三:“黄垆闻笛久,笔阵捉刀堪。”

  • 画雀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择佳婿。清蒲松龄《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》:“令公郎阶上芝兰,乘龙不愧;舍孙女闺中荆布,画雀何堪?”

  • 承明庐

    承明庐是指汉朝皇宫石渠阁外承明殿的旁屋,是侍臣值宿所居之所。严助(?一前122年)西汉会稽吴县人。武帝初即位,郡举贤良对策,擢为中大夫。后迁会稽太守,复归长安,为侍中。汉武帝时,严助被任命为会稽太守,

  • 螫手

    同“蝮蛇螫手,壮士解腕”。《北史.隋长宁郡王俨传》:“〔俨〕上表求宿卫,辞情哀切,帝览之恻然。杨素进曰:‘伏愿圣心同于螫手,不宜留意。’”【词语螫手】   汉语大词典:螫手

  • 微禹叹

    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“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,馆于雒汭。刘子曰:‘美哉禹功,明德远矣。微禹,吾其鱼乎!吾与子弁冕端委,以治民临诸侯,禹之力也。子盍亦远绩禹功,而大庇民乎?’”后因以“微禹叹”为称颂帝王

  • 和凝衣钵

    宋.王辟之《渑水燕谈录.贡举》:“和鲁公凝,梁贞明三年(贞明,后梁末帝年号,三年为公元917年)薛廷珪下第十三人及第。后唐长兴四年(公元933年)知贡举,独爱范鲁公质程文(程文,科举考试用作示范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