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冯唐易老

冯唐易老

指冯唐能发挥才智时,不被发现重用,而当要使用他时,人已经老了。后以此典比喻岁月蹉跎,人已老去;或不被重用。冯唐,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冯唐以孝行著名,为中郎署长(近侍官中郎署的长官),奉侍汉文帝。汉文帝坐车经过中郎官署时,问冯唐说:“老人家为什么还在做郎官?家住在哪里?”冯唐都一一如实回答。汉文帝听了冯唐讲的一些话很高兴。当天就令冯唐持节出使赦免魏尚,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(地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南地区)守,并起用冯唐为车骑都尉,掌管中尉及各郡、国从事车战之军士。汉文帝后元七年(前157年),汉景帝即位,派冯唐去做楚国丞相,不久免职。汉武帝即位后,诏举贤良,推举冯唐。冯唐当时已经九十多岁,不能再任官职了。此典又作“白首不见招”、“冯公老”、“冯唐已老”、“尚少弃冯唐”、“何日遣冯唐”、“冯颠”、“老冯唐”、“晚似冯公”、“冯唐白头”、“悲冯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02《张释之冯唐列传》2757、2759、2761页:“唐以孝著,为中郎署长,事文帝。文帝辇(niǎn碾,古时用人拉挽之车)过,问唐曰:‘父老何自为郎?家安在?’唐具以实对。”“文帝说(yuè阅,同“悦”,高兴)。是日令冯唐持节赦(shè射,赦免)魏尚(他上报杀敌首级差六个,被司法官治罪,削夺爵位,判一年徒刑),复以为云中守,而拜唐为车骑都尉,主中尉及郡、国车士。七年,景帝立,以唐为楚相,免。武帝立,求贤良,举冯唐。唐时年九十余,不能复为官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左思《咏史》:“冯公岂不伟,白首不见招。”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” 唐·陈子昂《酬李参军崇嗣》:“未及冯公老,何惊孺子贫。” 唐·王维《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》:“恨冯唐之已老,喜相如之同时。” 唐·白居易《渭村退居》:“重文疏卜式,尚少弃冯唐。” 宋·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:“鬓微霜,又何妨!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?” 苏轼《次韵张昌言给事》:“冯颠久已敲TT残雪,戎服何曾眩落晖。” 宋·陆游《午晴试笔》:“此去得非穷李广,向来元是老冯唐。” 金·元好问《感兴》:“勤如韩子初无补,晚似冯公岂见招。” 明·刘基《登南海驿楼》:“冯唐头白偏多感,倚遍天南百尺楼。” 明·张岱《家传》:“宜人谓岱曰:‘尔父冯唐易老,河清难俟。’” 清·唐孙华《闲居写怀》:“庞眉既潜颜,皓首仍悲冯。”


主谓 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。语本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汉冯唐身历三朝,至武帝时,举为贤良,但冯唐已九十余岁,不能再做官了。唐·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嗟乎! 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,~,李广难封。”△多用于命途坎坷方面。也作“冯唐白首”、“冯唐已老”。


【词语冯唐易老】  成语:冯唐易老汉语词典:冯唐易老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啸风驰

    源见“虎啸”。谓事物相互感应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夫虎啸风驰,龙兴云属,故重华立而元、凯升,辛受生而飞廉进。”并列 指事物间的彼此感应。南朝梁·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夫~,龙兴云属,故重华立而

  • 善和

    唐柳宗元《寄许孟容书》:“家有赐书三千卷,尚在善和里旧宅。”后因以“善和”借指藏书。宋刘克庄《转调二郎神》词:“幸有善和书堪读,何必然藜芸省。”明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.经籍会通一》:“余小子遭时多故,

  • 鸱夷

    同“鸱夷子”。唐杜牧《杜秋娘诗》:“西子下姑苏,一舸逐鸱夷。”【词语鸱夷】   汉语大词典:鸱夷

  • 匡衡凿壁

    源见“凿壁偷光”。谓刻苦读书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居室》:“因效匡衡凿壁之义,于墙上穴一小孔,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。”主谓 凿壁,在墙壁下挖一小洞。意即匡衡勤奋而刻苦地读书。成为人们勤学苦读的典范。清·李

  • 琼瑶之报

    《诗经.卫风.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(注:水果),报之以琼瑶(注:美玉)。”木瓜和琼瑶二者贵贱差别极大。“琼瑶之报”用以为厚重报答的典故。清.洁歌子《萤窗异草.黄灏》:“然窃计得此以献我公,当不啻(注:

  • 蟾阙

    同“蟾宫”。元丁鹤年《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》诗:“已为蟾阙彦,仍就鹄山居。”【词语蟾阙】   汉语大词典:蟾阙

  • 南阮

    源见“未能免俗”。借指侄辈。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七:“邺王罗绍威喜文学,好儒士……江东有罗隐,为钱镠客,绍威申南阮之敬。隐以所著文章诗赋酬寄,绍威大倾慕之。”亦借指贫穷之家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媒欺》

  • 白龙化为鱼

    同“白龙鱼服”。清顾炎武《赠万举人寿祺》诗:“白龙化为鱼,一入豫且网。”

  • 赵氏一块肉

    指嫡亲骨肉。德祐元年(1275年)10月,元兵分三路向南宋都城临安(今浙江杭州市)进军,次年三月元军进入临安。宋恭帝赵、全太后等被俘,押至大都(今北京市)。帝被元世祖忽必烈废为瀛国公。丞相陈宜中、都统

  • 沧浪之水

    参见:濯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