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冬青树

冬青树

陶宗仪《辍耕录.发宋陵寝》载:会稽 山阴人唐钰,以讲学谋生。时总管江南佛教的杨琏真伽,恃恩仗势,率徒开掘南宋诸帝陵寝,残其遗体,攫取珠宝,并将遗骨散弃于草莽之间。唐钰见此痛心不已,变卖家资,募集乡中少年,乘夜收集诸帝尸骨,以黄绢袋盛之,藏于雕匣之中,按各陵的位次葬于兰亭山后,并各种一冬青树为标识。又有原宋太学生林德阳,亦当杨琏掘陵时,以银百余两,贿赂看陵番僧,收得高宗 孝宗尸骨,葬于东嘉,亦植冬青树为标识。后遂以“冬青树”表示缅怀旧朝(多指宋朝),不忘旧事。明高启《穆陵行》诗:“环佩重游故山月,冬青树死遗民非。”


【典源】 元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四:“唐君名钰,字玉潜,会稽山阴人,家贫, 聚徒授经, 营��以养其母。 岁戊寅,有总江南浮屠者杨琏真伽,怙恩横肆,势焰烁人,穷骄极淫,不可具状。十二月十有二日,帅徒役顿萧山,发赵氏诸陵寝,至断残支体,攫珠襦玉匣,焚其胔 (zi),弃骨草莽间。唐时年三十二岁,闻之痛愤,亟货家具,得白金百星许,执卷行贷,得白金又百星许。乃置酒醪,市羊豕,邀里中少年若干辈, ……乃斲文木为匮, 复黄绢为囊,各署其表曰: 某陵某陵,分委而散遣之,蕝地以藏,为文而告。诘旦,事讫,来集,出白金羡余酬,戒勿泄。……唐葬骨后,又于宋常朝殿掘冬青树,植于所函土堆上。”“宋太学生林德阳,字景曦,号霁山。当杨总统发掘诸陵寝时,林故为杭丐者,背竹箩,手持竹夹,遇物即以夹投箩中,林铸银作两许小牌百十,系腰间,取贿西番僧曰:‘余不敢望收其骨,得高家孝家斯足矣。’番僧左右之,果得高孝两朝骨,为两函贮之归,葬于东嘉。……林于宋常朝殿掘冬一株,植于所函土堆上。”明·张孟兼《唐珏传》:“众如珏言,夜往收贮遗骸,瘗 (yi) 兰亭山后,上种冬青树为识。”《遂昌山樵杂录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元代唐珏,会稽山阴人,家贫,以讲学谋生,奉养母亲。当时,总管江南佛僧的番僧杨琏真伽恃恩仗势,残虐淫暴,他率其徒众在萧山发掘南宋诸帝陵寝,断残宋帝遗体,攫夺珠宝,焚烧腐肉,将遗骨弃于草莽之间。唐珏听说后非常痛恨,立即变卖家具,又向人借贷,筹得一些银两。于是设酒宴,邀集家乡若干年轻人乘夜悄悄收集帝王尸骨,雕刻木匣,以黄绢为袋子,上面分别署明某陵某陵,按照位次葬于兰亭山后,他又于宋宫殿前掘一冬青树,种在土堆上作为标志。又有原宋太学生林德阳,当杨琏真伽掘陵时,他在杭州伪作捡拾破烂,以银百余两来贿赂看陵番僧,收得高宗、孝宗尸骨,得到后放入两匣中,葬于东嘉,亦植冬青树一株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缅怀旧朝遗事(多指宋朝)。

【典形】 冬青、冬青愁、冬青树、冬青一树栽、哭冬青、兰亭秋树、泣冬青、冬青恨、冬青当日泪、伴冬青、冬青枝。

【示例】

〔冬青〕 清·尤侗《题韩蕲王庙》:“千年遗庙还香火,杜宇冬青正可哀。”

〔冬青愁〕 清·潘耒《韩蕲王墓碑歌》:“张王秦相墓何在,六陵萧萧冬青愁。”

〔冬青树〕 明·高启《穆陵行》:“环佩重游故山月,冬青树死遗民非。”

〔冬青一树栽〕 清·王夫之 《鹧鸪天·杜鹃花》:“伤心臣甫低头拜,为傍冬青一树栽。”

〔哭冬青〕 明 · 袁宏道 《宿朱仙镇》:“地下九哥今悔不? 六陵花鸟哭冬青。”

〔兰亭秋树〕 清·归庄《读郑所南心史》:“井澳夜涛声惨咽,兰亭秋树色凋枯。”

〔泣冬青〕 清·唐孙华《题吴长卿先生宋相谱册子》:“斗极销沉上相星,宫故鬼泣冬青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脱衣

    源见“解衣推食”。喻慷慨施惠。宋李清照《上枢密韩肖胄》诗:“胡公清德人所难,谋同德协必志安。脱衣已被汉恩暖,离歌不道易水寒。”【词语脱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脱衣

  • 眼中丁

    同“眼中钉”。《醒世姻缘传》六三回:“我要你这攮包杂种做甚!你不如还往监里坐着,免得我像眼中丁一般生气。”【词语眼中丁】   汉语大词典:眼中丁

  • 引而不发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,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。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”后因以“引而不发”喻指作好准备,待机行事。清薛福成《论俄罗斯立国之势》:“沈机观变,引而不发。”亦比喻善加启发诱导而

  • 梅真

    同“梅子真”。唐方干《寄台州孙从事百篇》诗:“梅真入仕提雄笔,阮瑀从军着彩衣。”【词语梅真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真

  • 子年救秦

    《晋书.王嘉传》:“王嘉字子年,陇西安阳人也。……好为譬喻,状如戏调;言未然之事,辞如谶记,当时尟(音xiǎn,少,同鲜)能晓之,事过皆验。坚(苻坚)将南征,遣使者问之。嘉曰:‘金刚火强。’乃乘使者马

  • 宾至如归

    形容主人招待极其周到。公元前542年,鲁襄公死去的那一个月,子产辅佐郑简公去晋国。晋平公因鲁丧,没有会见郑简公。子产派人全部拆毁了宾馆的围墙安放车马,晋国大夫士匄前来责备他。子产回答道,我听说晋文公作

  • 膏肓泉石

    同“泉石膏肓”。宋韩淲《菩萨蛮.和昌浦见招》词:“会须追雅步,策驴或肩舆。少待必能治,膏肓泉石医。”见“泉石膏肓,烟霞痼疾”。【词语膏肓泉石】  成语:膏肓泉石

  • 佣书之笔

    源见“投笔从戎”。为人抄写的小吏。借指出身微贱。金元好问《望秋赋》:“豫州之士,复于慷慨击楫之誓;西域之侯,起于穷悴佣书之笔。”

  • 小子后生

    指年少后进的人。唐代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小子后生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。”并列 后生,男子青年。泛指青年。唐·韩愈《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》:“~,于何考德而问业焉?”△多用指年龄。→后生小子【词语

  • 邪叟

    源见“一钱太守”。本指汉时居住若邪山谷赠钱给刘宠的老人。泛指欢送的老人。南朝 梁任昉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:“邪叟忘其西昃,龙丘狭其东皋。”【词语邪叟】   汉语大词典:邪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