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先忧后乐

先忧后乐

大戴礼记.曾子立事》:“先忧事者后乐事,先乐事者后忧事。”后以“先忧后乐”谓先忧苦而后安乐。钱基博《辛亥江南光复实录》:“枵腹从公,人情所难,职不分文武,阶无问大小,上至都督,下至走卒,一律日支钱二百五十文,以供饭食,同甘共苦,以底于成功;而后酌量经币,制定薪律,亦先忧后乐也。”

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,安乐在天下人之后。《宋史.范仲淹传论》:“然先忧后乐之志,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。”潘飞声《壬子新岁作》诗:“先忧后乐何人识?老阮狂来酒正中。”


并列 指事前能苦心思虑,事后会得到欢乐。语本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》:“先忧事者后乐事,先乐事者后忧事。”也指忧苦在人之先,享乐在人之后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欤。’”△褒义。常用于关心国事忧患、人民疾苦。→先忧后喜


【词语先忧后乐】  成语:先忧后乐汉语词典:先忧后乐

猜你喜欢

  • 士饱马腾

    唐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士饱而歌,马腾于槽。”后因以“士饱马腾”谓军饷充足,士气旺盛。清李渔《奈何天.分忧》:“若还一到便攻,一攻就战,他那里士饱马腾,咱这里人疲马倦,子怕没有什么好处哩。”并列 士气饱

  • 黄犬

    同“黄耳犬”。明单本《蕉帕记.备聘》:“佳兆托红鸳,好信凭黄犬。”【词语黄犬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犬

  • 一枝花

    8 ① 唐话本名,为唐人“说话”最早见于著录者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诗:“翰墨题名尽,光阴听话移。”自注:“又尝于新昌宅说《一枝花》话,自寅至巳,犹未毕词也。”宋代曾慥《类说》和宋代罗烨

  • 三年耕,有一年之储

    耕种三年,就有一年的粮食储备。语出《礼记.王制》:“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。”宋.高弁《望岁》:“古之人,一夫不耕,则必受其饥;一妇不织,则必受其寒。三年耕者,有一年之储。”宋.杨万里《庸言》:“三年耕

  • 蚁羊

    源见“膻行”。比喻趋附美色。《醒世姻缘传》五六回:“无千大万的丑老婆队里,突有一个妖娆佳丽的女娘在内,引惹的那人就似蚁羊一般。”【词语蚁羊】   汉语大词典:蚁羊

  • 借秦

    《汉书.贾山传》:“贾山,颍川人也……孝文时,言治乱之道,借秦为谕,名曰《至言》。”谓借秦朝乱亡为喻,以论治政之道。宋苏轼《次韵刘贡父李公泽见寄》之一:“曲无和者应思郢,论少卑之且借秦。”【词语借秦】

  • 贫不学俭,富不学奢

    贫穷的人不学节俭也会节俭,富有的人不学奢侈也会奢侈。 表示环境、习惯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语出唐.马总《意林》卷五引《任子》:“谚云:‘富不学奢而奢,贫不学俭而俭’。人情皆然,唯圣人能节之。”唐.马

  • 谁曰不然

    见〔其谁曰不然〕。

  • 谢雪清才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称扬女子工于吟咏的才情。唐陆龟蒙《重忆白菊》诗:“何惭谢雪清才咏,不羡刘梅贵主妆。”

  • 季鹰高致

    同“季鹰归兴”。宋李彭老《摸鱼子.紫云山房拟赋莼》词:“归期早,谁似季鹰高致,鲈鱼相伴菰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