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倚马可待

倚马可待

同“倚马成章”。唐李白《与韩荆州朝宗书》:“必若接之以高宴,纵之以清谈,请日试万言,倚马可待。”


偏正 形容文思敏捷。语本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,手不辍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朝宗书》:“请日试万言,~。”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比不上伍兄啊,下笔千言,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才思敏捷的文士。→倚马才 倚马雕龙 才高八斗 才高荷马 下笔如有神 ↔江郎才尽 才竭智疲。也作“才高倚马”、“倚马立就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。手不辍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 《文选集注》 四十七《三国名臣序赞》注引南朝齐·臧荣绪《晋书》云:“袁宏好学,善属文,谢尚以为豫州别驾。桓温命为安西参军。温北讨,须露布文,呼宏使制。宏傍马前,手不辍,俄顷而就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袁宏 (字彦伯,小字虎),为桓温记室参军,随军北征,因过失被免官。当时需要人起草文书,桓温将袁宏唤来让他倚马前起草。袁宏手不停挥,一气便写了七张纸,文笔斐然可观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文思敏捷,下笔迅速。

【典形】 词成马犹倚、露布催书、马前草诏、文倚马、檄书倚马、下马具檄、倚马、倚马才、倚马可待、檄倚马上草、军书倚马、倚马雄笔、露布舍公谁。

【示例】

〔词成马犹倚〕 宋·李清照《上枢密韩公》:“露布词成马犹倚,崤函关出鸡未鸣。”

〔露布催书〕 明·徐渭《与客登招宝山观海》:“归来正值传飞捷,露布催书倚马缨。”

〔马前草诏〕 元·耶律楚材《寄巨川宣抚》:“马前草诏珠玑润,纸上挥毫风雨寒。”

〔文倚马〕 宋·张元干《喜迁莺令·送何晋之》:“文倚马,笔如椽,桂殿早登仙。”

〔檄书倚马〕 明·陈子龙《喜袁临侯开庭郧阳却寄》:“檄书倚马销金甲,宾从投壶佐玉觞。”

〔下马具檄〕 宋·张孝祥《诸公分韵蹑冒顿之区落》:“横槊能赋诗,下马具檄草。”

〔倚马〕 唐·刘禹锡《酬窦员外郡斋宴客》:“彩笔谕戎矜倚马,华堂留客看惊鸿。”

〔倚马才〕 唐·戎昱《上桂州李大夫》:“倚马才宁有,登龙意岂无。”

〔倚马可待〕 唐·李白 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必若接之以高宴,纵之以清谈,请日试万言,倚马可待。”


【词语倚马可待】  成语:倚马可待汉语词典:倚马可待

猜你喜欢

  • 令宰仙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对尚书台官员的美称,言其有仙人风采。唐杜甫《夏夜李尚书筵》诗:“翟表郎官瑞,凫看令宰仙。”

  • 羽觞随波

    源见“兰亭会”。又《文选.颜延之〈应诏宴曲水作诗〉》“每惟洛宴”李善注引南朝 宋东阳无疑《齐谐记》:“束晳对武帝曰:‘昔周公卜洛邑,因流水以汛酒,故逸诗曰:羽觞随流波。’”《晋书.束晳传》引作“羽觞随

  • 檀公肉

    《南史.陶潜传》载:晋 陶渊明晚年贫病交加,冻馁偃卧,江州刺史檀道济馈以粱肉,陶麾而去之,表示耿介不苟取的高尚品德。后用为称颂陶渊明之典。元 杨维祯《题陶渊明漉酒图》诗:“义熙老人羲上人,一生嗜酒见天

  • 文君远山

    源见“远山眉”。泛指女子秀眉。宋范成大《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》:“宝玩何曾救枵腹,但爱文君远山蹙。”

  • 季鹰思

    同“季鹰归”。明李梦阳《秋日城东饯汪三》诗:“少游梁孝苑,老动季鹰思。”

  • 五袴讴

    同“五袴谣”。唐罗隐《秋日有寄姑苏曹使君》诗:“水寒不见双鱼信,风便唯闻五袴讴。”【词语五袴讴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袴讴

  • 跃马年

    《史记.蔡泽列传》:“吾持粱刺齿肥(持粱,拿着盛器吃粱米饭。刺齿,二字衍悮,当作啮,即啮肥,吃着肉食),跃马疾驱,怀黄金之印,结紫绶于要,揖让人主之前,食肉富贵,四十三年足矣。”战国时,燕人蔡泽有一次

  • 琴无弦

    同“琴上无弦”。唐白居易《访陶公旧宅》诗:“不慕樽有酒,不慕琴无弦,慕君遗荣利,老死此丘园。”

  • 回陆

    见“回禄”条。【词语回陆】   汉语大词典:回陆

  • 槐根蚁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指南柯梦中之蚁。比喻追求暂时富贵的人。宋袁去华《满江红.都下作》词:“嗟倦客,道傍李;看人事,槐根蚁。立苍茫俯仰,漫悲身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