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倚门倚闾

倚门倚闾

战国策.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(战国时齐国的大夫)年十五,事闵王(多写为齐湣王)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(汝)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女今事王,王出走,女不知其处,女尚何归(归附,投奔)?’”

王孙贾从母亲的话受到激励,便多方打听齐湣王的下落,当他得悉齐湣王已被楚国派出援救齐国的大将淖(zhuō)齿杀死时,立即号召市民起义,冲进淖齿住所,杀死了这个杀齐王,夺齐宝,分齐土的刽子手。

倚门倚闾的典故常用以形容父母盼儿女归来的殷切心情,也可引申泛指怀念之情。

宋.文天祥《高沙道中》诗:“首丘义皇皇,倚门望惓惓。”

唐.王维《王右丞集》卷八《送友人南归诗》:“悬知倚门望,遥识老莱衣。”

宋.楼钥《攻媿集》卷四《送浦宰富阳》诗:“三年待汝归,二亲真倚闾。”


并列 闾,古代里巷的门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或游子思亲的殷切心情。语本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王孙贾年十五,事闵王。王出走,失王之处。其母曰:‘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;女暮出而不还,则吾倚闾而望。’”清·黄遵宪《别赖云芝同年》:“~久相望,不可以留行束装。”△也作“倚闾而望”、“倚庐之望”、“倚闾之望”。


【词语倚门倚闾】  成语:倚门倚闾汉语词典:倚门倚闾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蔡悲

    同“上蔡苍鹰”。唐储嗣宗《长安怀古》诗:“赤龙已赴东方暗,黄犬徒怀上蔡悲。”

  • 秦女鸾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秦弄玉升仙所乘之凤凰。亦美称凤凰。宋梅尧臣《晚云》诗:“忽疏金翠尾,始识秦女鸾。”

  • 别易会难

    分别容易,聚会却难。 常用以表示不忍离别或别后思念之情。语出三国.魏.曹植《当来日大难》:“今日同堂,出门异乡,别易会难,各尽杯觞。”三国.魏.邯郸淳《赠吴处玄诗》:“行矣去矣,别易会难。自强不息,

  • 三去令尹不忧

    《吕氏春秋》卷二十《知分》:“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,三去令尹而不忧,皆有所达也。”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唐.司马贞《索隐》:“三得相不喜,知其才之自得也;三去相不悔,知非己之罪也。”楚国孙叔敖,三次被任命

  • 原宪分

    源见“原宪贫”。指文士清贫之分。清查慎行《酬别友日兄》诗:“不尔合甘原宪分,鹑结从渠见襟肘。”

  • 恂恂善导

    见“循循善诱”。《后汉书·郭太等传论》:“~,使士慕成名,虽墨、孟之徒,不能绝也。”

  • 一花五叶

    《景德传灯录.菩提达摩》:“一花开五叶,结果自然成。”佛教禅宗以达摩为祖师,此谓之“一花”。后佛教衍生为“曹洞”、“临济”、“云门”、“沩仰”、“法眼”五个派系,谓之“五叶”。后用为咏佛教禅宗之典。宋

  • 三已无愠色

    《论语.公叶长》:“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”后因以“三已无愠色”为宽宏大量不计个人得失的典故。唐皇甫澈《赋四相诗.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》:“载践每若惊,三已无愠色。”

  • 伴食中书

    源见“伴食宰相”。谓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。《宋史.胡铨传》:“孙近傅会桧议,遂得参知政事,天下望治有如饥渴,而近伴食中书,漫不敢可否事。”见“伴食宰相”。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孙近傅会桧议,遂得参知政

  • 望绨袍

    源见“绨袍惠”。指期待别人救助。清方文《赠章翌兹司理》诗:“岂不望绨袍?欲语心悲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