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他山之石

他山之石

《诗.小雅.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”毛传:“错,石也,可以琢玉。举贤用滞,则可以治国。”郑玄笺:“他山喻异国。”又: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毛传:“攻,错也。”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,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,用来琢磨玉器。后因以“他山之石”喻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。明李贽《复陶石篑》:“生因质弱,故尽一生气力与之敌斗,虽犯众怒,被谤讪,不知正是益我他山之石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.〈中国杰作小说〉小引》:“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,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,所谓可资‘他山之石’的东西实在太贫乏。”


见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新编·〈中国杰作小说〉小引》:“外国文学的翻译极其有限,连全集或杰作也没有,所谓可资‘~’的东西实在太贫乏。”


解释本作“它山之石”,今多写作“他山之石”。意思是别国的贤才也可用来辅佐本国,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作为砺石,用来琢磨玉器。后用来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。

出处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……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
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共305篇,分为《风》《雅》《颂》三部分。《雅》是周代朝廷贵族的乐歌,又分为《大雅》和《小雅》。《小雅》大部分是西周作品,也有部分篇目是东周时代的,其内容包括祭祀、宴飨、讽刺、歌颂、劝诫、勉励、记事、抒情等方面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代社会的现实。

《鹤鸣》是《小雅》中的名篇之一。这首诗讽喻王朝统治者重视使用下层的人才,注意招贤纳士,被认为是我国招隐诗的鼻祖。全诗共两段,每段九句:

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

鱼潜在渊,或在于渚。

乐彼之园,爰有树檀,其下维萚(tuò)。

它山之石,可以为错。

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

鱼在于渚,或潜在渊。

乐彼之园,爰有树檀,其下维榖(ɡǔ)。

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例句

我们应该在修身处世的方面做到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
【词语他山之石】  成语:他山之石汉语词典:他山之石

猜你喜欢

  • 载廉之石

    源见“郁林石”。喻指清廉家风。清钱谦益《父馀道加封征仕郎户科给事中制》:“家传载廉之石,菽水为欢;庭生交让之木,冠衣相代。”

  • 餐毡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借指身居异地、含辛茹苦而心向朝廷的崇高气节。宋苏轼《至济南李公择以诗相迎次其韵》之一:“自笑餐毡典属国,来看换酒谪仙人。”【词语餐毡】   汉语大词典:餐毡

  • 匣里龙吟

    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一:“帝颛顼有曳影之剑,腾空而舒,若四方有兵,此剑则飞起,指其方则克伐。未用之时,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。”“匣里龙吟”,本指宝剑之灵异,后用以比喻人虽在野,而名声扬于外;或比喻胸有抱

  • 白牛

    《妙法莲华经.譬喻品》:“长者告诸子,言羊车、鹿车、牛车今在门外,可以游戏,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。”《法华经》用“白牛车”比喻佛教大乘——菩萨乘。后用为咏佛事之典。唐.修雅《闻诵法华经歌》:“句句白牛

  • 曲生

    源见“曲生风味”。酒的别称。宋陆游《烹茶》诗:“曲生可论交,正自畏中圣。”【词语曲生】   汉语大词典:曲生

  • 魏家

    同“魏紫”。元 刘壎《天香.次韵赋牡丹》词:“雨秀风明,烟柔雾滑,魏家初试娇紫。”【词语魏家】   汉语大词典:魏家

  • 飞熊兆

    同“非熊兆”。宋柳永《千秋岁》词:“渭水当年钓,晚应飞熊兆。同一吕,今偏早。”【词语飞熊兆】   汉语大词典:飞熊兆

  • 金縢

    《尚书.金縢》:“武王疾,周公祷于三王,愿以身代。史纳其祝策于金縢匮中;其后周公因管蔡流言,避居东都,成王开匮得其祝文,乃知周公之忠勤,执书而泣,遂迎周公归成周。”因其匮缄之以金,故称金縢。縢,音té

  • 有马如羊,不以入厩

    源见“马愿如羊”。形容官吏从政清廉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》:“有马如羊,不以入厩;有金如粟,不以入怀。”

  • 女娲石

    源见“女娲补天”。指补天之石。宋梅尧臣《苦雨》诗:“洒尽天汉流,蒸烂女娲石。”亦指异彩之石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二引南朝 宋王歆之《南康记》:“归美山山石红丹,赫若彩绘,峨峨秀上,切霄邻景,名为女娲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