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面桃花

人面桃花

唐.孟荣《本事诗.情感》记述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:唐朝时候,博陵人崔护曾于清明日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郊外去游玩,在村边一处人家,见有一女子独自倚着一株小桃树伫立观望。那女子瞩目流盼之间,似乎对面前的陌生男子,颇寄以意想。第二年清明节的时候,崔护若有所念地又来到庄上寻访。只见大门扃闭,桃花盛开,却不见一个人影儿。失望之余,感慨系之,便命笔题写一绝于左扉之上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只今(一作“不知”)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

这首诗即唐.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诗,又题作《游城南》诗。崔护再循桃源旧路,只见桃花依旧,芳踪人面却失之杳然,空留得一片思絮,无限怅惘。后因称男女相见,无缘相偕,男子追怀往事为“人面桃花之感”,也常借以表达爱情失意的情怀。

宋.朱敦儒《减字木兰花.听琵琶》:“刘郎已老,不管桃花依旧笑。”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美人首》:“昔日相思已化灰,桃花人面费疑猜;想从海外飞头国,一夕无端飞得来。”


并列 ①指好像桃花一样美丽的女子。语出唐·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”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言祖》:“蝉联岁华,怕游丝到处将春挂,闷孤眠帐额芙蓉,可重逢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描写妙龄女子。→豆蔻年华 秀色可餐 花容玉貌 ↔人老珠黄 年老色衰 秋扇见捐。也作“桃花人面”。②形容一见钟情后不能再见的女子,并因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。语本唐·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:“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明·王錂《春芜记·邂逅》:“看残英缀旧枝,弱柳抟轻絮。~几度空相对。”△用于描写男女恋情。


【典源】 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情感》:“博陵崔护,姿质甚美,而孤洁寡合。举进士下弟。清明日,独游都城南,得居人庄。一亩之宫,而花木丛萃,菽若无人。扣门久之,有女子自门隙窥之,问曰:‘谁耶?’以姓字对,曰:‘寻春独行,酒渴求饮。’女入,以杯水至,开门设床命坐,独倚小桃斜柯伫立,而意属殊厚,妖姿媚态,绰有余妍。崔以言挑之,不对,目注者久之。崔辞去,送至门,如不胜情而入。崔亦眷盼而归,嗣后绝不复至。及来岁清明日,忽思之,情不可抑,径往寻之。门墙如故,而已锁扃之。因题诗于左扉曰:‘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只今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崔护在清明日去郊外游春,见到花木掩映中有一人家,于是扣门求水,有一女子开门,为他取水饮,自己倚着桃枝伫立,姿态美艳,情意绵绵。第二年清明,崔护思念,又前往寻访,见门上有锁,不禁失望,在门上题诗一首:“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只今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貌美如花; 或形容男女之间恋情之事; 也用以咏桃花、春景等。

【典形】重来崔护、春风人面、花忆映门、去年崔护、去年人面、人面、人面桃花、桃花面、桃花人面、笑桃人、夭桃朱户、笑桃朱户、谒浆崔护、人映桃花、当年人面、题诗崔护、情事此门中、露桃如面、笑春人面、人面依然、人面如故、人面何处。

【示例】

〔重来崔护〕 明·黄峨《风入松》:“觅水重来崔护,看花前度刘郎。”

〔春风人面〕 元·白朴《水龙吟·丙午秋到维扬》:“情缘未了,谁教重赋,春风人面。”

〔花忆映门〕 明·高启《赋得桃坞送别》:“叶闻渡江唱,花忆映门题。”

〔去年崔护〕 宋·苏轼《留别释迦院牡丹》:“去年崔护若重来,前度刘郎在千里。”

〔去年人面〕 宋·刘镇《水龙吟·丙戌清明》:“前度桃花,去年人面,重门深闭。”

〔人面〕 清·钱谦益《风暮杂怀》之三:“矢桃赢得看人面,衰柳何妨惹鬓丝。”

〔人面桃花〕 宋·柳永《满朝欢》:“人面桃花,未知何处,但掩朱扉悄悄。”

〔桃花面〕 宋·张炎《渡江云·山阴久客》:“常疑即见桃花面,甚近来,翻笑无书。”

〔桃花人面〕 宋·蔡伸《洞仙歌》:“但人心坚固后,天也怜人,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。”

〔笑桃人〕 清·项鸿祚 《南浦·咏柳》:“可惜笑桃人别后,孤负年年青眼。”

〔夭桃朱户〕 宋·万俟雅言《三台·清明应制》:“饧香更酒冷踏青路,会暗识夭桃朱户。”

〔笑桃朱户〕 清·朱彝尊《金缕曲·初夏》:“花源岂是重来误? 尚依然倚杏雕栏,笑桃朱户。”

〔谒浆崔护〕 元·郑光祖《梧桐树·题情》:“我做了谒浆崔护违前约,采药刘郎没下梢。”


【词语人面桃花】  成语:人面桃花汉语词典:人面桃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莹骨冰肤

    见“冰肌玉骨”。宋·苏轼《减字木兰花·赠润守许仲途且以郑容落藉高莹从良为句首》:“高山白早,~那解老。”

  • 馀勇

    源见“馀勇可贾”。指勇气过人的勇士。唐骆宾王《军中行路难》诗之二:“天子按剑征馀勇,将军受脤事横行。”

  • 步摇

    古代妇女首饰名。汉代刘熙《释名.释首饰》:“步摇,上有垂珠,步则摇动也。”【词语步摇】   汉语大词典:步摇

  • 叔宝清

    《晋书.魏瓘传》附《卫玠传》:“刘恢、谢尚共论中朝人士,或问:‘杜乂可方卫洗马不?’尚曰:‘安得相比,其间可容数人。’恢又云:‘杜乂肤清,叔宝神清。’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。”“叔宝”是晋代名士卫玠的字,

  • 文房四物

    见“文房四宝”。【词语文房四物】  成语:文房四物汉语大词典:文房四物

  • 千日中山酒

    同“千日酒”。明袁宏道《中山刘刺史邀饮西溪》诗:“携将千日中山酒,来醉西溪六月花。”

  • 息黥补劓

    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许由曰:‘而奚为来轵?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,而劓汝以是非矣,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?’意而子曰:‘……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?’”郭象注:“夫率

  • 跳槽

    明杨慎《升庵诗话.甄后塘上行》载:魏明帝为王时,纳虞氏为妃;即帝位后,宠毛氏而废黜虞氏;其后又宠郭夫人,赐毛后死。“元人传奇以明帝为跳槽,俗语本此。”本谓牲口正吃这只槽里的食,又换吃另一只槽里的食。后

  • 鲁鱼亥豕

    《吕氏春秋.察传》:“子夏之晋,过卫,有读史记者,曰:‘晋师三豕涉河。’子夏曰:‘非也,是己亥也。夫己与三相近,豕与亥相似。’至于晋而问之,则曰:‘晋师己亥涉河也。’辞多类非而是,多类是而非,是非之经

  • 知彼知己

    既了解自己,也了解对方。这是古代兵法家的术语,意谓熟知敌我双方的情势。春秋齐孙武《孙子.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。不知彼而知己,一胜一负。不知彼,不知己,每战必殆。”并列 对敌我双方情况都了解得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