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人琴俱亡

人琴俱亡

世说新语.伤逝》:“王子猷(王徽之)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(王献之以晋孝武帝司马昌明太元十三年,即公元388年亡,年四十五岁)。子猷问左右:‘何以都不闻消息?此已丧矣。’语时了不悲,便索舆(车马)来奔丧,都不哭。子敬素好琴,便径入坐灵床上,取子敬琴弹。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子敬,人琴俱亡!’因恸绝良久,月馀亦卒。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王徽之传》。

晋人王徽之是献之的兄长,献之死后,他奔丧不哭,直上灵床取献之琴便弹,因弦音不调和而不能成曲终弹。他把琴掷在地上,十分伤痛地说:“子敬啊子敬,没想到你死后,你的琴也竟然随你一起亡故了!”

后以此用为睹物思人、悼念逝者之辞。

唐.刘禹锡《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》诗:“人琴久寂寞,烟月若平生。”(见《刘梦得集》外集七)

鲁迅《二心集.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现在去柔石的遇害,已经一年有余了,偶然从乱纸里检出这稿子来,真不胜其悲痛。我想将全文补完,而终于做不到,刚要下笔,又立刻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。所谓‘人琴俱亡’者,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。”


主谓 人和琴都没有了。语出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王子猷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……(子猷)便径入坐灵床上,取子敬琴弹,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,子敬,人琴俱亡!’恸绝良久,月余亦卒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做古人和做好人的秘诀》:“现在柔石的遇害,已经有一年余了……所谓‘~’者,大约也就是这模样的罢。”△用于赌物思人悼念亡友。→人亡物在 人非物是 人去楼空 睹物思人 触景生情。也作“人琴俱逝”、“人琴两亡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王子猷、子敬俱病笃,而子敬先亡。子猷问左右:“何以都不闻消息?此已丧矣!’语时了不悲。便索舆来奔丧,都不哭。子敬素好琴,便径入坐灵床上,取子敬琴弹,弦既不调,掷地云:‘子敬! 子敬!人琴俱亡。’因恸绝良久,月余亦卒。”《晋书·王微之传》亦载,文大略同。

【今译】 晋代王徽之 (字子猷)、王献之 (字子敬) 兄弟两人俱病重,王献之先去世。徽之问左右的人:“怎么一点消息都听不到,这一定是死了!”说话时一点不悲痛。便让备车去奔丧,仍然不哭。王献之平素喜欢弹琴,徽之直入坐在灵床上,取下献之的琴弹,但琴弦始终调不好,把琴掷于地下说:“子敬! 子敬! 人与琴一起亡了。”痛哭良久,回去一月多也便去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哀悼平辈亲属、友人去世。

【典形】 寂寞人琴、哭灵床、琴残子敬床、人琴并亡、人琴两亡、人琴痛、叹人琴、痛绝人琴、子敬琴、遗琴、灵床琴弦断。【示例】

〔寂寞人琴〕清·王摅《吊松圆诗老》:“今朝追忆东风里,寂寞人琴二十年。”

〔哭灵床〕 清·王夫之《小除夕写悲》:“摘阮已孤余醉客,碎琴垂老哭灵床。”

〔琴残子敬床〕 清·王夫之《哀管生永叙》:“笛咽山阳馆,琴残子敬床。”

〔人琴并亡〕北周·庾信《周车骑大将军宇文显和墓志铭》:“草衔秋火,树抱春霜,书剑俱没,人琴并亡。”

〔人琴两亡〕 唐·陈子昂《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》:“变化竟无常,人琴遂两亡。”

〔叹人琴〕 宋·黄庭坚《洪范以不合俗人》:“搔首金城西万里,樽前从此叹人琴。”

〔痛绝人琴〕 清·王士禛《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》:“痛绝人琴今已矣,牙生从此竟摧弦。”

〔子敬琴〕清·王夫之《哭欧阳三弟叔敬沉湘》之四:“调孤雌霓休文句,哭碎灵床子敬琴。”


【词语人琴俱亡】  成语:人琴俱亡汉语词典:人琴俱亡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甸供王

    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:齐桓公伐楚,管仲责楚使臣曰:“尔贡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征。”《韩非子》卷十一《外储说左上》:“仲父曰:‘必不得已,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,君不如举兵为天子伐楚。’

  • 顶门针

    明.卢象升《卢忠肃公书牍.与少司成吴葵庵书》:“顶门一针,拜此君之益多矣!”针灸时自脑门处所下之针称项门针。后借以比喻说话办事能抓住要害。清.李顒《二曲集》十六《答顾宁人书》:“鞭辟近里一言,实吾人顶

  • 青山石妇

    源见“望夫石”。指望夫石。借以象征妻子对丈夫用情坚贞不二。唐鲍溶《期尽》诗:“青山石妇千年望,雷雨曾知来不来。”

  • 以色事人者,色衰而爱弛

    色:指美貌。弛:减弱。 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人,等到容颜衰老,别人对他的感情也就淡薄了。语出《史记.吕不韦列传》:“吾闻之,以色事人者,色衰而爱弛。”《汉书.孝武李夫人传》:“夫以色事人者,色衰而爱弛

  • 季鹰鲈

    同“季鹰鱼”。金高宪《寄李天英》诗:“社瓮新成元亮酒,并刀细落季鹰鲈。”【词语季鹰鲈】   汉语大词典:季鹰鲈

  • 抱膝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亮在荆州,以建安初,与颖川石广元、徐元直,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。三人务于精熟,而亮独观其大略。每晨夜从容,常抱膝长啸,而谓三人曰:‘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、郡

  • 行者问津

    源见“沮溺耦”。谓询问渡口。晋陶潜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》诗:“耕种有时息,行者无问津。”

  • 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

    朕( ㄓㄣˋ zhèn ):古人自称之词。自秦始皇以后,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。躬:身。 天下万方如有罪,都归我一身来承担。 古代帝王罪己之辞。语出《书.汤诰》:“罪当朕躬,弗敢自赦,惟简在上帝之心

  • 石饮羽

    源见“射石饮羽”。形容勇猛善射。南朝 梁徐悱《白马篇》:“雄名盛李 霍,壮气勇彭 韩。能令石饮羽,复使发冲冠。”

  • 夺目

    光耀眩目。《北史.窦秦传》:“初,秦母梦风雷暴起,若有雨状,出庭观之,见电光夺目,驶雨沾洒,寤而惊汗。”【词语夺目】   汉语大词典:夺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