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低不平的样子。比喻人生遭遇的不得志。《汉书.扬雄传》:“濊南巢之坎坷兮。”濊( ㄨㄟˋ wèi 畏):污秽。南巢:古地名,在今安徽巢县西南,商汤曾把夏桀流放在这里。南朝梁江淹《思北归赋》:“虽坎
《左传.宣公三年》:“成王定鼎于郏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”后用“七百”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。南朝 梁沈约《梁明堂登歌.歌赤帝》:“匪惟七百,无绝终始。”《南齐书.郁林王纪》:“三灵之眷方永
源见“食玉炊桂”。比喻物价昂贵,生活困难。唐 林宽《献同年孔郎中》:“炊琼爇桂帝关居,卖尽寒衣典尽书。”并列 煮玉烧桂。比喻物价高昂。唐·林宽《献同年孔郎中》诗:“~帝关居,卖尽寒衣典尽书。”△用于物
《左传.襄公十三年》:“干国之纪,犯门斩关。”后以“干纪”谓违犯法纪。汉 潘勗《册魏公九锡文》:“犯关干纪,莫不诛殛。”【词语干纪】 汉语大词典:干纪
同“中流砥柱”。宋 朱 熹《与陈侍郎书》:“而二公在朝,天下望之,屹立若中流之底柱,有所恃而不恐。”见“中流砥柱”。【词语中流底柱】 成语:中流底柱汉语大词典:中流底柱
《史记》卷六《秦始皇本纪》:“收天下兵,聚之咸阳,销以为钟鐻,金人十二,重各千石,置迁宫中。”又,卷一三〇《太史公自序》:“始皇既立,并兼六国,销锋铸鐻,维偃干革。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收天下兵器,销毁
来:未来。往:过去。 不知道未来怎样可以看看过去。 意犹“鉴往以知来”。语出《管子.形势》:“疑今者察之古,不知来者视之往。”汉.董仲舒《春秋繁露.精华》:“古之人有言曰:‘不知来,视诸往。’今《
源见“许由洗耳”。谓耻于仕宦,甘心隐居自逸。明陈子龙《萧山许寺作》诗:“武仲天下让,名与箕山缀。”
同“枕中鸿宝”。明无名氏《赠书记.旅病托栖》:“喜这书是枕中秘种,因此不忍释。”
同“丝竹东山”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维卿师桂林》诗之四:“谢公高卧应难稳,丝竹中年带泪听。”【词语丝竹中年】 成语:丝竹中年汉语大词典:丝竹中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