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〔甜言美语三冬暖,恶语伤人六月寒〕。【词语恶语伤人六月寒】 汉语大词典:恶语伤人六月寒
同“曲突徙薪”。《宋书.桂阳王休范传》:“桂蠹必除,人邪必剪,枉突徙薪,何劳多力!”并列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,把柴草从灶旁搬开,以预防火灾。比喻防患于未然。《宋书·文五王传》:“桂蠹必除,人邪必剪,~,
源见“臧穀亡羊”。喻事况虽异而结局相同。宋范成大《竹下》诗:“我亦縻斗升,三年去丘壑。二俱亡羊耳,未用苦商略。”【词语二俱亡羊】 成语:二俱亡羊
同“梦三刀”。明张居正《送涂司理之叙州》诗:“尔梦刀州初拜官,风尘须借惠文冠。”
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郑玄笺:“耳不闻声音,鼻不闻香臭。”原指声音与气味,后比喻名声或形迹。唐元稹《沂国公魏博德政碑》:“铭之戒之,以永声臭。”【词语声臭】 汉语大词典:声臭
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谓身穿五彩衣,学婴儿戏耍,以娱父母。表示孝事双亲。《红楼梦》五四回:“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,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,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……难道反笑我不成?”并列 大人
同“附骥尾”。明何景明《送崔氏》诗之三:“结发与君友,附骥思一鸣。”【词语附骥】 汉语大词典:附骥
源见“绠短汲深”。汲水器的绳短,达不到泉水。比喻力小不胜重任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陇西行》:“柱小倾大,绠短绝泉。”见“绠短汲深”。南朝宋·谢灵运《陇西行》:“柱小倾大,~。”【词语绠短绝泉】 成语:绠
诗:《诗经》。达:通行,共通。诂:以今言解释古语。易:《周易》。占:卜问,预测。春秋:古代史书。 《诗经》没有一成不变的解释;《周易》没有一成不变的预测;《春秋》没有一成不变的用辞。 意谓对古代经
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,昏定而晨省。”侍奉父母,冬天使之温暖,夏天使之凉快,晚间侍奉安寝,早起省视问安。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儿女奉事父母之礼,也就是儿女的孝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