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两表

两表

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,见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。《后出师表》见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文。裴松之又注曰:“此表,《亮集》所无,出张俨《默记》。”

公元二二七年(蜀汉建兴五年),诸葛亮率军屯驻汉中,为了完成统一大业,准备北伐曹魏,临行给后主刘禅上了这道表章。此次北伐,未获成功,遭到蜀国一些官员的反对。次年,诸葛亮再次上表,驳斥反对派之非议,力主北伐。表中要求后主正确看待北伐之成败,表明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忠诚之心。后因以“两表”指前后《出师表》,常用以咏鞠躬尽瘁谋求统一大业的志趣。

清.舒位《卧龙冈作》:“两表涕零前出塞,一言安乐老称藩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献三售

    同“一献三酬”。售,通“酬”。唐刘禹锡《问大钧赋》:“楚臣《天问》不酬,今臣过幸,一献三售。”见“一献三酬”。唐·刘禹锡《问大钧赋》:“楚臣《天问》不酬,今臣过幸,~。”【词语一献三售】  成语:一献

  • 秦逐客

    源见“下逐客令”。泛指被贬谪的人。唐李商隐《哭刘司户》诗之二:“有美扶皇运,无谁荐直言。已为秦逐客,复作楚冤魂。”

  • 毛义持书

    同“毛义捧檄”。唐李峤《檄》诗:“毛义持书去,张仪韫璧行。”

  • 载肴从学

    同“载酒问奇字”。宋陈与义《次韵家叔》诗:“闭户读书真得计,载肴从学岂无人。”

  • 三千好客

    同“三千珠履客”。宋黄裳《永遇乐.冬日席上》词:“一梦休嗟,三千好客,何处寻珠履?”

  • 市骏

    同“市骏骨”。南朝 梁萧统《答东湘王求文集诗苑书》:“爱贤之情,与时而笃,冀同市骏,庶匪畏龙。”【词语市骏】   汉语大词典:市骏

  • 隙驷

    源见“驷之过隙”。比喻易逝的光阴。清 张兴镛《玉漏迟.与姚芳溆夜话》词:“为慨隙驷消磨,算十载青衫,有谁怜汝?”【词语隙驷】   汉语大词典:隙驷

  • 能言者未必能行

    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的人,未必能够实行。语出《史记.孙子吴起列传.论》:“语曰:‘能行之者未必能言,能言之者未必能行。’孙子筹策庞涓明矣,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,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,然行之于楚以刻薄少恩亡

  • 撒瑟

    古代士人,遇父母有疾,撤琴瑟,以示孝意。《仪礼.既夕礼》:“有疾,疾者斋,养者皆斋,撤琴瑟。”后则常以“撤瑟”指死亡。清代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胡四姐》:“我今名列仙籍,本不应再履尘世,但感君情,敬报撤瑟

  • 振锡

    同“飞锡”。唐郑谷《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》:“振锡传深谷,翻经想旧台。”【词语振锡】   汉语大词典:振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