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胫而走

不胫而走

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足乎?”胫,小腿。后以“不胫而走”形容事物传布迅速,风行一时。清赵翼瓯北诗话.白香山诗》:“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,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。是以不胫而走,传遍天下。”


其他 胫,小腿。没有腿,却能跑。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。后多喻不需推行、张扬,迅速流传。也比喻东西突然丢失。语本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正之术,实须得贤,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足乎?”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:“这条消息是被一个成都知青用自制小收音机捕捉到的,然后很快好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第十一团广大知青中~。”△形容没有推行却能迅速传播流行。→不翼而飞。也作“不胫而驰”。


解释胫:小腿。本义表示没有腿却能跑动。后用来形容事物传播迅速,风行一时。

出处东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足乎?”

盛宪,字孝章,东汉三国时期吴地的名士,和孔融是好朋友。孙权的哥哥孙策平定东吴后,把对自己构成威胁的英雄豪杰一一铲除。盛宪曾任吴郡太守,在当地很有名望,影响力不小,因此孙策对他非常忌惮。孔融作为好友,时时为他担心,生怕他被孙策杀掉。

于是有一天,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,大力推荐盛宪,希望曹操招纳他。孔融在信中写道:“曹公您致力于匡助和恢复汉室,拯救汉家行将灭绝的宗庙社稷。而拯救汉室的方法,实质在于求得贤士。因为人们的爱好,珠宝玉器即使没有腿脚,都能自己到来。何况贤人自己有腿脚,只要真心求贤,哪能得不到呢?如今海内名士,凋零衰落,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。但孝章现在被孙策压制束缚,妻儿也不在身边,孤单危险,忧愁困苦时刻伴随着他,假如忧愁能让人损伤的话,他恐怕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。假如曹公您能派一位使者,拿着您的征召命令,那么不但可以为自己招来一位贤士,而且可以成全我们的朋友之道。”

曹操采纳了孔融的意见,征召盛宪为骑都尉,但命令尚未到达,盛宪就被孙权杀害了。

近义不翼而飞

反义鲜为人知

例句

白居易的诗文浅近平易,就连老人和小孩子也都喜欢诵读。因此不胫而走,传遍天下。


【词语不胫而走】  成语:不胫而走汉语词典:不胫而走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戟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吕布传》:“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,备求救于布。布谓灵等曰:‘玄德,布弟也。弟为诸君所困,故来救之。布性不喜合斗,但喜解斗尔。’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双戟,布言:‘诸君观布射戟小支,一

  • 连鼓

    汉王充《论衡.雷虚》:“图画之工,图雷之状,累累如连鼓(相连之鼓)之形;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,谓之雷公,使之左手引连鼓,右手推椎,若击之状,其意以为雷声隆隆者,连鼓相扣击之意也。”古代传说雷公击连鼓化作

  • 买金

    参见:买金偿

  • 往者不可及,来者犹可追

    见〔往者不可谏,来者犹可追〕。【词语往者不可及,来者犹可追】  成语:往者不可及,来者犹可追

  • 火龙

    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“火出而毕赋。”晋.杜预注:“火星昏见东方,谓三月、四月中。”《文选》卷三十五晋.张景阳(协)《七命》:“若乃龙火西颓,暄气初收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东宫,苍龙房心。’心

  • 戒莫如豫

    谓戒备不如事前严密准备。《国语.晋语一》:“戒莫如豫,豫而后给。”豫,同预。

  • 归去来兮

    同“归去来”。宋方岳《台城路.和楚客赋芦》词:“归去来兮怎得?尽鹭翅鸥倚,乍寒时节。”其他 即回去了啊!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“归去来兮! 田园将芜,胡不归?”唐·释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:“魂兮归去来,食

  • 袭六为七

    汉司马相如作《封禅文》,奏请武帝重作《春秋》而为一经,继旧六经成为七经。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:“犹兼正列其义,祓饰阙文,作春秋一艺。将袭旧六为七,摅之无穷。”祓:除。祓饰:除去旧事,更饰新文。袭:继。

  • 寡和曲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指高雅的作品。南朝 梁庾肩吾《侍宴饯张孝总应令》诗:“惭无寡和曲,空陪郢中唱。”

  • 各行其志

    各人按照自己的志向去做。《周书.宇文孝伯传》:“尉迟运惧,私谓孝伯曰:‘吾徒必不免祸,为之奈何?’孝伯对曰:‘今堂上有老母,地下有武帝,为臣为子,知欲何之。且委质事人,本徇名义,谏而不入,将焉逃死。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