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丁兰刻木

丁兰刻木

应劭《风俗通.愆礼》:“世间共传丁兰克木而事之。”《初学记》卷十七引晋孙盛《逸人传》:“丁兰者,河内人也,少丧考妣,不及供养,乃刻木为人,仿佛亲形,事之若生,朝夕定省。其后,邻人张叔妻从兰妻有所借,兰妻跪报木人,木人不悦,不以借之。叔醉,疾来谇骂木人,以杖敲其头。兰还,见木人色不怿,乃问其妻,妻具以告之,即奋剑杀张叔。吏捕兰,兰辞木人去。木人见兰,为之垂泪。郡县嘉其至孝,通于神明,图其形象于云台也。”旧用为封建孝道之典。清李渔《巧团圆.解纷》:“我姚克承自幼丧亲,常恨没有爹娘奉事,要学丁兰刻木,又记不起当时的面容。”


主谓 二十四孝之一。丁兰东汉河内人,少丧父母,不及供养,乃刻木为像,与妻事之如生。邻人张叔醉骂木像,以杖击其首,兰奋剑杀张,吏捕兰,兰辞木像,像为垂泣。[例]二十四孝之一的~故事具有传奇色彩。△用于忠孝方面。


【典源】《初学记》卷十七引晋·孙盛《逸人传》 曰:“丁兰者,河内人也。少丧考妣,不及供养,及刻木为人,仿佛亲形,事之若生,朝夕定省。其后邻人张叔妻从兰有所借,兰妻跪报木人,木人不悦,不以借之,叔醉疾来谇骂木人,以杖敲其头。兰还,见木人色不怿、及问其妻,妻具以告之,即奋刻杀张叔。吏捕兰,兰辞木人去,木人见兰,为之垂泪。郡县嘉其至孝。”

【今译】 丁兰年少时父母即去世,未来得及供养双亲,于是用木头刻成人,样子模仿他父母的形像,侍奉木人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,早晚都要问安。后来邻居张叔的妻子去向丁兰妻借东西,丁妻去禀告木人,木人不大愿意,就没有借给她。张叔借醉来大骂木人,并用木棒敲它的头。丁兰回家,见木人不高兴,问妻子,妻子将原因告诉了他,丁兰拿剑就把张叔杀了。官吏来逮捕丁兰,丁兰向木人辞别,木人眼中垂泪。当地人都称赞他的孝心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人孝敬父母。

【典形】 丁兰刻木、刻木当严亲、刻木丁兰、似丁兰。

【示例】

〔丁兰刻木〕 元·无名氏《小张屠焚儿救母》:“王祥卧冰标写在史书中,丁兰刻木图画在丹青上。”

〔刻木当严亲〕 三国·曹植《灵芝篇》:“丁兰少失母,自伤早孤茕,刻木当严亲,朝夕致三牲。”

〔刻木丁兰〕 元·武汉臣《散家财天赐老生儿》:“劝你个择邻的孟母,休打这刻木的丁兰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隋珠

    同“隋侯之珠”。南朝 梁沈约《咏帐》:“隋珠既吐曜,翠被复含风。”清孙枝蔚《送方圣羽还山》诗之二:“令弟赠以诗,美言如隋珠。”【词语隋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隋珠

  • 有实事求是之意,无哗众取宠之心

    实事求是:对待和处理问题,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,不夸大,不缩小。哗众取宠:用言论和行动迎合众人,以博取众人的赞扬和支持。 常指学习、写作、说话、办事态度诚恳老实。语出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在马

  • 名利奴

    嘲讽热中于追名逐利的人。旧题唐冯贽《云仙杂记.天峰煤与绫文刺孰胜》引《大唐龙髓记》:“卢杞与冯盛相遇于道,各携一囊,杞发盛囊,有墨一枚,杞大笑。盛正色曰:‘天峰煤和针鱼脑,入金溪子手中,录《离骚》古本

  • 翟公门巷

    同“翟公之门”。清赵翼《感事》诗:“邹忌妻孥工媚语,翟公门巷见交情。”

  • 轩岐奥窔

    源见“轩岐”。谓医术精妙高深。清恽敬《重刻〈脉经〉序》:“是书之精微博大,足以发轩 岐之奥窔,通天地之门户。”

  • 风声妇人

    五代南唐.刘崇远《金华子》上:“高燕公(注:高骈)在淮南日,任江杨宰。有弟,收拾一风声妇人为歌姬在舍。”后以“风声妇人”指妓女。宋.王谠《唐语林》七:“(牛僧孺谓杜牧)曰:‘风声妇人若有顾盼者,可取置

  • 摸金使者

    同“摸金校尉”。清沈钦圻《后咏史》:“摸金使者征求遍,指鹿元臣炀蔽多。”

  • 将信将疑

    半信半疑的意思。唐代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其存其没,家莫闻知,人或有言,将信将疑。”见“半信半疑”。高阳《粉墨春秋》:“语气是将此比看成不足与争的小争,暗示保释不成问题,佘爱珍也只好~地不作答声。”【

  • 百万一掷

    同“百万呼卢”。明杨基《醉歌行赠朱彦明别》诗:“英雄百万赌一掷,肯对儿童夺升斗。”清唐孙华《时世公子行》:“呼卢博簺穷昼夜,百万一掷同秋毫。”【词语百万一掷】  成语:百万一掷

  • 嫁杏

    宋.庞之英《文昌杂录》:“朝议大夫李冠卿说,扬州所居堂前有杏一窠极大,花多而不实。适有一媒姥见如此,笑语家人曰:‘来春与嫁了此杏。’冬深,忽携樽酒来云:‘是婚家撞门酒。’索处子裙一腰系杏上。已而奠酒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