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言半辞

一言半辞

指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急救赵国,带领门客要与秦军拚死一战,他辞别素来敬重的隐士侯嬴时,侯嬴见人多,竟没有一言半语有用的话。后以此典比喻一句或半句有用的言辞。信陵君(?——前243年),即魏无忌。魏安厘王的异母弟,号信陵君。有食客三千。

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赵胜的夫人,多次送信魏安厘王和信陵君魏无忌,请魏国派兵解救赵国都城邯郸(今河北邯郸)被秦军的围困。魏安厘王派将军晋鄙率军十万救赵。但秦昭王派使者警告魏安厘王:谁救赵,秦攻下赵后,就再攻击救赵的。魏安厘王害怕,派人停止晋鄙前进,观望形势变化。信陵君魏无忌多次请魏安厘王下令进军,不听。信陵君魏无忌决定率领门客们去与秦军拼命。魏无忌途经大梁(今河南开封)的东门,遇见了侯嬴先生,就把要同秦军拼命的情况都告诉了他。说完告别上路,侯嬴先生说:“公子好好努力吧,我老臣不能随从您了。”魏无忌走了几里路,心里不愉快,自言自语说:“我对侯嬴先生够周到,天下没有不知道的,现在我要去死,而侯嬴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有用的话说给我思考,难道我对他还有不够周到的地方吗?”魏无忌返回去再向侯嬴先生请教,侯嬴先生叫旁边的人都走开,就悄悄对信陵君魏无忌说:您设法请魏安厘王的爱姬从寝宫里偷出兵符,您拿兵符去夺取晋鄙的军队,然后率军援救赵国,打退秦军。此典又作“一言半句”、“一言半语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7《魏公子列传》2380页:“行过夷门,见侯生,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。辞决(通“诀”,长别)而行,侯生曰:‘公子勉之矣,老臣不能从。’公子行数里,心不快,曰:‘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,天下莫不闻,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朱熹《朱子文集·答陈安卿》:“一言半句,亦自可见。”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11:“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,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。” 宋·杨万里《送刘德修将漕潼州诗》:“一言半语到金石,四海九州九弟兄。” 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·雪峰存禅师法嗣》:“为汝诸人不奈何,所以方便垂一言半句。” 明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3折:“我倒好笑,你请我来吃酒来,一言半语,差了些儿,将我锁在这里。”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我还不能“带往”》:“从绅士们看来,这自然不过是‘侵犯’了我‘一言半语’,正无须‘跳到半天空’,然而我其实也并没有‘跳到半天空’,只是还不能这样地谨听指挥。”


见“一言半语”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!天下莫不闻。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~送我,我岂有所失哉!”


【词语一言半辞】  成语:一言半辞汉语词典:一言半辞

猜你喜欢

  • 共工赫怒

    同“共工触柱”。唐李白《上崔相百忧章》诗:“共工赫怒,天维中摧。鲲鲸喷荡,扬涛起雷。”

  • 禽息击车

    《后汉书.朱晖传》注引《韩诗外传》:“禽息,秦大夫,荐百里奚而不见纳。缪公出,当车以头击闑(注:音niè,门橛,门中央所竖的短木),脑乃精出(《后汉书.孟尝传》注引《韩诗外传》作‘播出’),曰:‘臣生

  • 生也死之徒

    《庄子.知北游》:“生也死之徒,死也生之始。”徒:指同类的人。意谓生和死是相对的,有生必有死。

  • 巴里

    同“巴人下里”。唐孟浩然《和张明府登鹿门作》:“谬承《巴里》和,非敢应同声。”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选优》:“《巴里》之曲,有厪圣怀,皆微臣之罪也。”【词语巴里】   汉语大词典:巴里

  • 黄鹤悲

    《汉书.西域传下.乌孙传》:“乌孙以马千匹聘。汉元封中,遗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,以妻焉……乌孙昆莫以为右夫人……昆莫年老,语言不通,公主悲愁,自为作歌曰:‘吾家嫁我兮天一方,远托异国兮乌孙王。穹庐为室

  • 颜公付酒钱

    《宋书.隐逸传.陶潜传》:“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,在寻阳,与潜情款。后为始安郡,经过,日日造潜,每往必酣饮致醉。临去,留二万钱与潜,潜悉送酒家,稍就取酒。”南朝宋文士颜延之与隐士陶潜友好,常相聚欢饮。

  • 弓裘袭艺

    同“弓冶相承”。唐元稹《赠王承宗侍中》:“海 岱孕灵,弓裘袭艺。诗书礼乐,禀训于祖先。”【典源】 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【今译】《礼记》中讲,锻冶能手的儿子,一定

  • 禾黍之伤

    同“禾黍之悲”。宋 委心子《新编分门古今类事.谶兆门上》:“昭宗末年,长安役人取石于内苑起山,崎危屈曲,有若天成……后巢寇入京,焚灭殆尽,悉为瓦砾狐兔穴矣。游者有禾黍之伤。”见“禾黍之悲”。宋·委心子

  • 锦字挑思

    源见“织锦回文”。谓情书引起以往的情思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折柳阳关》:“关心事,省可的翠绡封泪,锦字挑思。”

  • 班荆椒举

    源见“班荆道故”。椒举,即伍举。谓思念故乡友人。唐李德裕《夏晚有怀平泉林居》诗:“眷阙悲子牟,班荆感椒举。”